《青花盘》教学有感
横山桥中心小学 是轶群
《青花盘》是二年级的一节美术课,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过《美丽的盘子》,对于在盘子上画图案,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但本课要渗透青花瓷知识的讲解,让学生知道青花瓷产生于元代,它是在白瓷上以钴为主要原料,将纹饰描绘在胚胎上,着透明铀再烧制而成。它同蓝印花布一样,只用一种蓝色,洁白的瓷和深沉的青蓝色画面,形成了鲜明、单纯、朴素雅致、清新自然的艺术特色,是中国传统水墨画与生活用品相结合的典型范例,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他们易于接受生动的画面、活泼的色彩,为此,如何让学生始终以单一的蓝色调作为盘面装饰纹样的色彩?怎样让学生接受这种单一、和谐的美感?是本课教学成功的关键。
因此,我课前充分准备图片和实物的资料,精心制作课件,教室墙上布置了青花盘作品,努力营造出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走进蓝白的世界中,用淳朴、清新的美打动学生的心灵,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的的各环节中,达到启迪思维,发展创造的作用。
本课的教学中,我在学生画之前展示了大量的事先在纸盘上画了不同题材的青花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创作欲望。学生了解到青花盘的表现内容范围广泛,可以是人物、风景、动物,也可以表现儿童喜爱的学习、生活、游戏的画面。本课体现了浓郁的人文精神,大量的图片、实物的欣赏,让学生掌握了青花瓷盘在内容、色彩、形式上的特色;考虑到学生的绘画水平,我把课程教学设计为用蓝色马克笔绘画。这样绘画的重难点就在如何构图和绘制内容。
在演示环节,我请一个学生和我一起创作,在示范过程中讲解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这样学生更清晰明了绘画的表现方法。学生也明白了可以灵活运用点、线、面、笔触,把它们变成一种属于自己的艺术符号表现出来。学生在合作、触摸、尝试、体验的同时能够积极的激发情趣,思维的积极性和独特性也在这里充分得到了体验。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盘子制作无论从色彩还是造型上变得更加丰富,既可以做为日常用品,又可以作为装饰品。最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作品来布置教室、墙壁、房间,培养学生的热爱生活的情趣,让学生知道美要我们自己去创造!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对作品的感受能力还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想象及审美能力都有了少量的提高。
我也认识到教学设计中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教学语言的精炼,对教学内容的讲解、每一个提问的设计、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设计等等,都要做到简洁精炼,生动准确,才能激发学生的趣味性。好的语言能够让每个环节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为课堂增色不少。还有对整个课堂的把握能力,把握好一节课,课堂规范尤其重要。作为老师在课堂上要以表扬同学为主,对整个课堂纪律的维持能起到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