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挑战》读后感
石浏
一学期以来,总感觉自己碌碌无为,也想做些什么,可每当有想法时,又会担心许多:怕做错了,我这样干了,别人会怎样想,万一失败了,没人支持……以至于,那一点点星星之火,刚刚冒了火花,一下子就被灭掉了,感觉啥也没干成!面对班里,懒惰的孩子,不负责任的孩子,不守纪律的孩子,除了干生气,就是内火中烧,对于那些问题孩子,真没有办法。无意中看到网上的《教师挑战》一书,对我来说,还是蛮受启发的。
这本书,是关于教师的心理方面的,书中写的许多问题,也就是我经常遇到的问题,让我困扰的问题。例如,学生上课不听讲,课间惹是生非,打架,不会与人正常交往,有的还要和老师顶嘴,不写作业,不背诵课文……当我面对这些问题时,我除了想立马解决问题,就是遏制班里其他孩子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仅看到问题的表面,没写作业就补写,没背诵课文就留下背诵,成绩不好就拉在身边,给他补课,陪他磨时间,自己累的昏昏沉沉,下班路上精疲力竭。解决了当天的问题,明天,孩子依旧会犯同样的错误。《教师挑战》中的老师面对这些问题时,在解决时,不再是从表面上看这些问题,而是耐着性子,抽丝剥茧,顺藤摸瓜,看到问题背后的本质,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解决这些问题。
十个手指头都有长短,要求班里每一个孩子都一样优秀,那是不可能的,虽说我也懂一点心理学,也知道孩子形成某种状态,不是一句两句就能道得清的。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都想得到别人的关注,只是孩子所呈现的方式不同而已。
班中一男孩,属于标准的寻求关注型,整天说父母不管他,父母眼中只有姐姐,他呢,三天两头做坏事,上个厕所,洒人家一身水,旁边同学刚站起来,他就悄悄抽走旁边同学的桌子,过分到用笔尖戳同学眼睛……针对这一孩子,我经常会冷却他,不搭理他,避免再给予过多关注。如果孩子通过示弱来寻求关注,就给孩子机会体验成就感;当他有出色表现,鼓励他,告诉孩子,他的爸爸妈妈和老师都在观望他成长。如果孩子通过破坏性行为寻求关注,就根据孩子的特点,暂时把他搁置一边,等一下再去教育他。
书中涉及各种类型的孩子,都有相关术语,解决之道,很多解决办法,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长期教育,教育本身就是一种长期告白,想一下子解决问题,应该是一种功利化,人是一种高级动物,情感复杂,不理清情绪,一切都是白谈。
作为一线教师的我,还是多了一丝浮躁,太看重成绩,对学生还是应该多一点宽容,是让学生感受到爱和友谊,营造健康的成长条件,另外宽容会让人变得冷静,处理事情也就会更客观,能从更高的角度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