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家访暖人心
李菁
“万户家庭大走访”活动的开展,如一缕春风吹进千家万户,适时的家访拉近了教师与学生家庭的距离。走进学生家庭,就带去了学校的重视和老师的关爱。学校和家庭两个教育主体的对话和交流,犹如汇进学生心田的淙淙小溪,必然激会起学生心里的浪花。
2019年12月12日下午放学后,夕阳照着学校后面的远山,显得那么安详。按照事前的打算,我与副班主任两人准备走访两个学生,一个是小金,另一个是小丁,这两名学生的成绩一个中等,一个不太好,在班上的表现也算不上好。
在路上,我心情忐忑,因为我们接触过有些家长,他们不太重视孩子的教育,免不了敷衍了事,或者责怪老师没教好。抱着这样的心态,我很快来到了小金同学的家里,敲了敲门,小金同学来开了门,却不见父母的身影。
于是,我立马打电话给了小金的妈妈,提醒她今天预约家访的事儿,只听电话那头闹哄哄的,像是在参加什么饭局,小金妈妈说了几句推辞,答应我立刻回家来,我和副班主任继续等待了她半个小时。等待间隙,我们发现这是一个富裕的家庭,经过精心装修的房子显得富丽堂皇。通过与小金的聊天,我们知道了他爸爸做的是建筑生意,经常在外地联系业务,经常回不来。孩子的妈妈经常参加饭局,也不管孩子的好坏。谈话间,小金的妈妈回来了,她连忙打了招呼,后来坐下与我们沟通。经过了解,起初她以为自已只要好好对待孩子,给她吃好穿好就算是尽到了做母亲的责任,至于孩子成绩怎样,那是老师的责任。所以她天天只顾自娱自乐,孩子在家是否完成家庭作业,写得好坏她一概不问。现在后悔自己不太重视孩子的教育,并表示以后一定尽全力配合学校努力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谈话在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过去了,我得起身去另家家访。
孩子的母亲把我送到了小丁同学的家里,这是一个贫困的家,破败不堪的房子,屋里凌乱地摆放着几样家具,孩子的母亲得了癌症,卧病在床,父亲外出打工,只要年老的爷爷奶奶勉强足总和家务,看到这些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总是面黄肌瘦。见到我,憨厚的丁爷爷摸摸索索地提出茶瓶准备倒茶,我立刻接过,并扶着坐在椅子上。孩子的爷爷满怀歉意地告诉我,小丁同学每天回家除了要照顾生病的妈妈外还要帮助家里千些家务,很少有时间做作业。由于自己平时忙于农活,无暇顾及孩子的管教。听到这里我眼眶湿润了:小小年纪的小丁就要背负这么沉重的负担,叫他怎么有精力学习啊?老爷爷还在一旁不停地叨念:“我们小丁给老师添了麻烦了,希望老师对孩子严加管教,自己以后也将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陪陪孩子。
时间很快到了傍晚,我得起身告辞了,路上,我抬头仰望:夕阳已经完全退下去,远处的山脉只剩下一片浓浓的黛黑色,我心情也变得沉重起来:“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苦难。”对于幸福的孩子来说,除了要给予“爱”以外还应给点“严”;而对于不幸的孩子来说,更需要关爱和帮助,只有“爱”和“严”同时兼顾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因此,做教师的一定要多多家访才能深入地了解学生,并与孩子一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