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二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十二月读书笔记
发布日期:2019年12月30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熊梦     来源:原创

  我喜欢这样一句话:“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再读这本书,我有了新的感受。就如作者所说,“在阅读的过程中,他逐渐体会到读书的美妙。每当他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难题的时候,总有一本书在那里等着他,给他启迪。”常老师的这本书给我许多启迪,让我学会反思。

  翻开这本书的第一辑的第一篇文章时,这个标题“让学生喜欢的诀窍”便让我产生了深深的兴趣。迈考特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师,他有一条人生准则:“一生中,在所有的问题上都要诚实。”一个不真诚的老师,就像套在袋子里,像小丑一样在讲台前拙劣地表演。自己还以为很成功,殊不知孩子们一个个火眼金睛,一眼就能看出来你是真心还是糊弄。的确是这样,当我们用心准备一堂课和敷衍准备这堂课时,孩子们一眼就能把我们看穿。当我看到这段话“一个孩子在默写的时候将‘诉’字的最后一个点给丢了,老师让他抄写八遍。抄写时该生写的前面四个字是有点的,可后面的四个又没了。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这样的作业违背了学生的记忆规律。”我开始对照自己,深深反思,在孩子们默写之后,我有时也会这样。这叫惩罚,不是成长。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常以成人的思考方式、处理事务的方法强加于学生,没有站在学生的视角进行思考。书中第二页写到,一位母亲牵着6岁的孩子去商场,他原以为孩子会很开心,没想到孩子却哭哭啼啼,无止无休。当她蹲下身子的时候才发现,孩子看到的都是大人的腿,哪有什么开心可言?我读这一段的时候,我在想,这位母亲不就是刚工作时候的我吗?对于低年级孩子们简单的问题反复出错这一件事不能理解,有时候会很生气,甚至发火。为什么生气?因为我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当我看这本书的这一个自然段就豁然开朗。其实,这也很好的认证了第一个诀窍“自己先变成孩子”。如果每位老师都能够变成“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宽容学生,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所做,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内心,成为学生的朋友。学生们也才会真正信服老师,接受老师的建议。

  有时候想想,作为一名教师,我目前做的这些真的能让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吗?看完这本书,我得到了答案,如果我按照以往的方式来教孩子们,他们真的会越来越笨!在小学阶段,孩子们才刚开始慢慢健全自己的自我意识,但是往往在这个时候,老师们会加以干涉,会对他们说“你必须这样写,你必须这样做,这样子你考试才不会丢分。”就是在这样子一次次的扼杀中,学生开始失去自我,开始变笨。他们变得不会思考,也不敢思考,更不敢回答问题,只是等着老师给答案。回想现实,孩子们不敢举手、不敢表达,不光是因为年龄的差异,老师的引导真的很重要。低年级的孩子上课很活跃,不管老师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孩子们总能够积极举手。孩子所处的年龄阶段不同,教育方法也要随之改变。我常常在想:会不会是因为我平时要求太严格了,孩子们不敢开口?我还走在寻找方法的路上。书中说得好“我们应该相信,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有一扇成长的门虚掩着,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想方设法地找到这扇门,然后温柔地将它推开”。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