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超凡”魏书生:教育哪儿来这么多新鲜事》有感
读了这篇文章,对这段话深有感触:“1994年,有领导到魏书生所在的班上听课,过后向他表达了疑虑:“一节课只讲20分钟是不是太少了?”听完此话,魏书生干脆连20分钟课都不讲了。但他所带的班级成绩仍然连续三年获得全校第一。在班级管理上,魏书生同样放开手脚,让学生学会自治。从离开几个小时到离开半天再到离开一整天,学生逐渐学会了自己管理班级,班级的口号也成了“消灭没人干的事和没事干的人”。“没娘的孩子早当家”。魏书生一语概之。”
一开始教低年级,总觉得孩子小不会做事,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常常事必躬亲,不放心孩子去做,事实上这样不但累了自己,孩子也得不到锻炼。在低年级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逐步认识到如果不让孩子做事,自己整天忙得团团转,学生还能力低下。现在我的做法是在一年级新入学时手把手地教,教会他们怎样扫地拖地、怎样擦瓷砖、擦木条,怎样收发作业,组长怎么做、班干部怎么做等等,总之一开始注重方法的指导,慢慢地扶、再到放,这样一来自己轻松了许多,学生也学会了做事和自我管理,一举两得。
我们的工作方向应该是培养有责任心的人、有行动力的学生。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再去安排我们的教育行为,时刻想着:教是为了不教;做是为了做得更好。给学生一个舞台,他会给你一个惊喜。允许学生出错,错了再改,也许对他们来说是一次难忘的甚至是刻骨铭心的经历。不要事必躬亲,甚至搭上自己的生命。老师要是有个健康的身体不是可以更好地为更多的学生服务吗?不必急在这一时。学会抽身、学会欣赏,就会有更高的教育效率。让我们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上都放开手脚,重视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得到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