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五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读《四块糖果》有感
发布日期:2020年05月25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李菁     来源:原创

             读《四块糖果》有感

 

记得课本中有《陶校长的演讲》这一篇课文,是陶校长对孩子们的谆谆教诲,读完这则演讲稿,孩子们内心无比激动。在做练习的时候,我们又读到了有关陶校长的另一篇文章——《四块糖果》,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
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经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这就是有关四块糖果的故事,故事中陶校长的形象不禁让人自愧不如,对于孩子犯错这件事,陶校长并没有劈头盖脸将孩子批评一番,而是采取了逐步奖励的方式,去鼓励孩子、表扬孩子,使孩子内心绽放出灿烂的花朵。

回想我们自己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做法,有多少次能够像陶校长一样忍住批评而去表扬孩子们的呢?细想,谁不会犯错呢?哪怕是圣人,也是会犯错的吧,更何况一个小孩子呢?

面对孩子犯错的情况,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我想,首先,也是最重要的,要弄清楚孩子犯错的原因,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然后再下判断,孰是孰非,相信有老师公平公正的判断,一切都会水落石出;其次,对犯错的孩子,也不应一味地指责与批评,要耐心地与他进行沟通,共同找出犯错的原因,并悉心地教育他为什么不能这样做?这样做会对自己、对他人产生怎样不好的后果?最后,老师要表达自己对孩子的信心,对他进行精神上的鼓舞,相信懂事的孩子一定能够看出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并且不会再犯。只有不断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才能够让孩子培养起爱别人的习惯。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