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案例震动我心
近日,我读完了吴忠豪先生编写的《小语教学专题——案例透析》一书。往常,这样的专业书籍常常看得我索然无味、昏昏欲睡,然而这本书读来只觉深入浅出、有理有据,其中大量的鲜活课例带我领略了教育大师精巧设计、放手实践、精到点评的风采,我一边阅读,一边记录,顿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从那小小的案例中,我才明白“语文教学要用课文教学生学语文”,才知道“丰富学生的语言经验是小学语文课最重要最基本的教学任务”,才发现“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才会领悟方法规律”……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更是初学语文的小学生迫切需要掌握和提高的一项能力。因此对儿童语文学习规律认识比较深刻的优秀语文教师都非常重视读写结合,在语文课上千方百计、想方设法结合课文设计口头、书面表达练习,增加表达实践机会,以弥补语文课程结构上读写失衡的不足,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然而许多像我这样的青年教师和普通教师,往往比较注重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一些语文知识的传授,经常激情澎湃地带领孩子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读出感情来。这样从头到尾细致地分析耗费了大量的时间,间或夹杂一些句式训练,却各自毫无关联,不明所以。这样的结果便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不到发展,还停留在口语表达的水平,甚至连一些简单的造句都不会,更别提写一段文从字顺的话了。虽然我执教的是低年段学生,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不高,然而“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如果不从小培养学生积累优秀的遣词造句,注意表达顺畅、尝试运用课文中的精彩语句等习惯,何来中高年级课堂上精妙绝伦的回答,何来习作上比比皆是的好词佳句呢?如此,“大量积累语言经验,注重读写结合”在整个小学阶段都非常重要,这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奠基工程,是“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的。
在我的身边,也不乏这样注重读写结合的优秀教师,比如我十分敬佩的朱晓红老师。她心思细腻、慧心巧思,常常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遣词造句,善于利用课文创设情境训练学生说话、写话,让学生有意识地运用课文中的精彩语句,更愿意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说话、写话,在实践中提升构词造句的能力。每天早晨,朱老师都会带领学生读一篇美文,感受作者的悠悠情思,体会文章的精致优美,学到兴处,仿照美文写一写,创作一篇属于自己的美文,那是她和孩子们最开心的事。经年累月,他们班的学生在课堂上出口成章,写话本上洋洋洒洒的文章堪比中高年级的作文都不足为奇了。心之所向,身之所往。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将课文当作一个例子,关注文章的表达方式、语言特点和其他语文知识及方法,引导学生多多进行语文的倾听、朗读、表达等实践,定能让孩子们勇敢自信、文从字顺地说中国话,写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