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执教了五下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田忌赛马》,教完此文引发了我对教育价值的深思。
《田忌赛马》写齐国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每人各选上、中、下三个等级的马参加比赛,比赛按上对上,中对中,下对下进行。由于田忌每个等级的马都不如齐威王的,所以,第一次比赛田忌输了。这时,孙膑给田忌出主意,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再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结果第二次比赛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可以想象,第一次取得胜利兴高采烈、得意洋洋的齐威王,此时一定是目瞪口呆,垂头丧气的模样。
学生谈及学习收获时,一个个无不赞美孙膑的超常智慧。有的说:“孙膑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一定要向他学习。”有的说:“读了课文后,我知道了只要肯动脑筋想办法就能战胜对手。”有的甚至说:“趁人不备,用妙计击败他人是个很好的办法,我一定要学习孙膑的足智多谋。”这样的教学效果无疑是教材编者的意图,但仔细想来,赛事是田忌与齐威王相互约定的,比赛规则“上对上,中对中,下对下”也是双方制定的,如果用破坏规则的办法取胜,这样的胜利能服人吗?也许有人会说,战争是不守规则的,但这不是一场战争,而是一场游戏。我从这场游戏中感悟到一个教育观的问题,是教育我们的孩子在规则中竞争,还是支持不法竞争。未来的社会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如果大家都试图通过破坏竞争规则来达到获胜的目的,行吗?再者,现在的孩子都向《田忌赛马》中的孙膑学习,用武之地在哪里呢?自己的同学?将来的同事?以后的同行?不论用到什么地方,其后果又如何呢?社会的和谐、诚信还从何而谈?
此时,教师可以站在规则与和谐的角度,马上调整教学预设,生成新的教育触发点,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在思辨中明白我们的社会需要规则与和谐,我们的未来需要规则与和谐。教育是动态生成的过程,有时,换一种切苹果的方式挖掘教材美好的育人价值,就在某个拐点上。
我们渴望和平与宁静的生活,我们喜爱深邃宽广的蓝天,我们希望孩子们像《放弃射门》中的福勒那样,为了对方的安全宁可丢掉宝贵的射门机会,丢掉金钱和荣誉。当然,社会的发展需要竞争,但我们需要的是在诚实、守信、公平、友好的前提下进行的竞争,这种竞争既能发展自己,又能促进对方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