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和实施,最多被我们英语老师谈论到的就是语篇教学。区里的几次研讨课都是围绕语篇生成所展开的,从质疑到引起我们的思考。
语篇教学是指在具体语境中教学单词和句型,主张把单词融入句子中教学,从整体入手,展现给学生完整的语言概念。语篇教学的核心思想在于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语境,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并运用语言,更为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有意义的语言输入来激活有意义的语言输出。语篇教学并非单纯的语篇知识的教学,它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目的,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感知、理解和运用所学语言。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倡导“词句结合,语篇感悟”,强调不仅重视语篇知识的传授,更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语篇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平时,我们在语篇教学时,都是先从单词句型着手,先扫清单词和句型的障碍,才开始课文教学。这样的教学顺序使学生在学语篇部分时感觉比较轻松,不会有太多的单词、句型障碍。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影响了学生对整体语篇以及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和体会。因此,如何让语篇教学更有效,本文的做着尝试了一些方法,也让我受益匪浅!
一、分析学情的“有效性”——明确目标
即在明确这个语篇中的教学目标、分析了学情后,下一步再对教学内容进行优效、精美的设计。
二、指导预习的“有效性”——有备而学
语篇相对来说比较长,涉及的词组、句型、文化信息较丰富,教学难度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在学生没有预习的情况下直接进行教学,那么学习基础一般或者薄弱的学生就无法很好地进行学习。因此我们要对学生加强预习指导,布置学生进行语篇分析,让学生在有所准备的情况下进行语篇学习。教师可根据教材语篇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预习指导。对于一般性的文章,可以让学生听录音、跟读语篇、适当翻译中文意思,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组与句子。有的比较简单易懂的对话文章,就让学生划出问句,再根据问句先找找答案。
三、学中导入的“有效性”——情境创设
教师要设计有意义的情景,为学生创造产生语篇的条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扮演情景创设的组织者。要善于结合课堂的实际需要,利用多媒体、自制教具、简笔画、手势、肢体语言等来创设有意义的情景,让学生能积极地根据目标语言,经过思维的加工,从而有创造性地输出。
可以采用的情境创设的方法有:1、利用实物,巧设情境。2、语言描述,引入情境3、利用动作、表情等体态语,展现情境。4、利用图片、简笔画、图画,展示烘托情境。5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模拟创设情境。6、音乐(歌曲)伴随,展现情境。7、利用表演,体会情境。8、空中课堂教学光碟,移植情境。高效的导入能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热情,并且化解学习内容的难度,实现由旧向新的自然过渡,从而达到优化英语教学的目的。
四、 把握主线的“有效性”——问题引领
一节课如果没有一条主线或一个主题,教学过程就会显得比较乱,留给学生的印象就不深。成功的英语课要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离不开一条主题鲜明的“教学主线”,“教学主线”就好比是一堂课的“灵魂”,各项课堂活动将围绕它开展并通过它进行发散与拓展。在语篇教学中,教师应从整体教学入手,根据语篇内容提出相关问题,也可以由学生提出预习时准备的问题。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就是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思考,从而引起学生的活动。
通过这样师生间和生生间的对话和交流,在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间的交流自然而流畅,学生在语言的交际中新知识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五、 拓展阅读的“有效性”——培养习惯
作为高年级的学生,一旦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就能读懂简单故事和短文并抓住大意。教材中的语篇是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好材料,教师给予适当的阅读指导和阅读任务。当学生在阅读中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也就读懂了文章。再通过学生回答,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但语篇阅读不能停留于此,还要加强朗读指导训练,使每个学生会读,爱读,并能读出语感。
另外,作者还认为单单只有教材语篇的阅读是不行的,会限制了学生能力和兴趣的发展。我也觉得要将课堂进行适当的拓展,把语篇阅读延伸到课后。我们可收集相关的阅读材料,有选择地让学生进行阅读,或可指导学生和家长自由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鼓励定时定量阅读,定期开展阅读交流汇报。
语篇教学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语篇内容,还要让学生对语篇阅读产生兴趣,实践语篇阅读,在阅读中丰富文化知识,提高阅读能力,享受阅读的快乐,让学生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