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起关爱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我的教育故事
华金芬
古人有云:“家有五斗米,不做孩子王。”做教师不容易,做好教师更加难。但是,当我选择了这份充满责任与使命的职业时,我也收获到了一份充满阳光的记忆,和学生在一起的时光是最令人难忘的。第一次做班主任工作,收获过成功的喜悦,也品尝过失败的苦涩, 体会过令我欣慰与欣喜的感动,也感受过令我泄气沮丧的痛楚。在教育的同时,自己也在收获着、思考着、成熟着。
记得那一年,我接手三年级4班,这是我第一次做班主任,满心期待要一展抱负。与我的期待正相反,还没接手就听到了前任老师反应的情况,尤其提到了一个闻名全年级的孩子-刘同学,还特意提醒我,他的家长也似乎不太配合。我观察了他一阵,发现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 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没有一点学习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值得注意的是,他和同学的关系似乎也差到了极点……于是,我开始找他谈话,希望他能做一个上进的好学生。他开始时总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 后来虽然口头上答应了,可行为上还是一如既往,毫无长进。面对多次谈话都毫无起色,想到他对自己付出的心血那样的无动于衷,我真的有些灰心丧气。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我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必须面对现实。于是,我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入手,处处留心观察他的一举一动。终于,我发现,他不进步可能是他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没有真正要做个他人喜欢的人的念头,甚至对自己有些自暴自弃,认为自己无药可救了,所有的同学老师都不喜欢他。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从纠正平时的不当行为入手,激发他的表现欲和对表扬的渴望。我观察到他走楼梯经常蹦蹦跳,不能好好走,有很多安全隐患。我就专门走到他的后面,盯着他一步步走好,不然就回头重新走后来,直到几天后他不用我提醒也能上下楼梯不蹦跳,我立马抓住机会,表扬他有自觉性了,能主动 按老师要求去做了。不仅如此,我还打电话给他家长,先说明孩子之前行为存在的危险性,告知现在孩子的变化,让家长就这个事,再次口头进行表扬。家长特别高兴,因为他听多了对自己孩子的指责,现在听到了老师对孩子的关心和赞扬,理所当然变得积极了。后来,我只要联系家长,提出一些建议和方法,家长都非常乐意接受,沟通方面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家校合作,该生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转变,有时还在课堂上举手发言。当他又有些懈怠、懒惰时,我马上提醒他,让他明白自己应该继续努力。当他有一点进步时, 我就及时表扬、激励他,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 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我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 感化他外,还特意安排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潘同学同学跟他同桌,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开始的时候潘同学很不情愿,于是,我找她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使他进步。有时,潘同学也会产生一些厌烦情绪,说他不太听话,不太爱学……此时,我就对他说:“要有耐心,慢慢来。”后来,刘同学取得进步时,我除了表扬他,还鼓励全班学生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
作为一个儿童, 友情是不可缺的重要部分。但是刘同学显然在这方面有些欠缺。他总是一个人玩耍,但凡要组队完成的事情,肯定没人愿意和他搭档。不仅如此,他总爱恶作剧引得同学更讨厌他。有一天,他和一位同学打架,起因就是他朝对方吐口水。我把他单独留了下来,他以为我要严厉批评他了,已经摆出了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而我只是很温和的问他:“你有好朋友吗?能不能跟老师说说”他愣住了,仔细想了想,试探着想说个名字出来,却又说不出来。我继续问他:“你想有个好朋友吗?可以一起玩,一起说说心里话。”他突然就哭了,这么久以来,哪怕被再严厉的批评他也不掉眼泪。等他哭完,情绪稳定后,我告诉他,想要得到朋友,你不能靠恶作剧引起他注意,那样,他只会讨厌你。你想想你喜欢什么样的同学做朋友?他认真想了想,觉得要有趣,成绩要好,会玩,大方的人,才适合做朋友。于是, 我笑着对他说:“你看,你想要这样的人做朋友,你自己要是变成这样的人,别人肯定愿意跟你做朋友啊。”从那天起,来我跟前告他状的孩子少了,活动课上他渐渐能找到一起玩的同学了,脸上的笑容也是一天比一天多。
至今我还记得刘同学的妈妈跟我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师,我错过了孩子的教育时机,特别后悔,幸好遇到了你,现在看着孩子一天天进步,我特别想送你一束鲜花。这些话对我来说,就是鲜花,让我闻到了教育对芬芳。愿我们携起手来,捧起关爱 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种,使每一位后进生 都能沐浴在师生的关爱之中,共同把后进生转化成为先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