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门艺术,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教育。爱是教育的原动力,教师关爱的目光就是学生心灵的阳光。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必须要有爱心和耐心。有了爱心,就有了耐心,尽管工作繁忙,累得无暇休息,无暇娱乐;尽管教育孩子十分操心,而且操碎了心,有时让你哭笑不得,有时让你气得发疯,但你必须忍耐、忍耐、再忍耐。静下心来,想一想,他们只是个不懂事的孩子,没必要大动肝火,一切风平浪静,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我的班里有一个男孩,他叫陈旭,人长得白白胖胖的,好动爱讲话。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但是上课的时候总管不住自己的手。不是弄同桌,就是自己玩,有时一个笔头、一把尺子就能玩大半节课,他还经常把手、铅笔等放进嘴里咬。跟他坐在一起的同学换了又换,有的受到他的感染,也都开始不同程度地违反课堂纪律、影响任课老师的课堂教学和情绪,有的被他打哭了。对于陈旭,任课老师的反应最为强烈,他的行为不仅影响违反了课堂纪律,而且严重影响了教学进度和任课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他对任课老师的批评教育非但不能谦虚接受,而且还处处找借口。任课老师经常向我反映他的不是,也许因为我是班主任的缘故,在我的课堂上他还算能够“识相”。
我利用课余找他谈话,而他总是这里答应改,转头又管不住双手。有时在任课老师上课,我偷偷到班里去看,发现他也能认真地听讲,不过最多十几分钟又开始动了。我也找家长多次沟通,他父母是做外地打工的,经常不在家,而家里只有爷爷奶奶,由于文化水平的有限以及对孩子的宠爱,很难管得住他。在知道这一情况后,我只能想方法去慢慢地改变他了。于是我更加细心的观察他在上课、写字等等时候表现,发现他在劳动的时候特别积极,而且打扫得比别人都干净。于是,我抓住这个机会,向其他孩子大力地表扬他。课堂上,我也时刻关注着他,当遇到简单的问题或者读课文、词语时,我总会喊他起来,回答正确了,就让全班小朋友送给他热烈的掌声。在座位的安排上,我让成绩较好的孩子坐在他的旁面,并时刻提醒他的同桌多教教他,也鼓励他遇到不会的题目时问同桌或直接来问老师。刚开始他不会主动去问,那我就主动把他喊过来或者让同桌主动去教他。一段时间下来,他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上课举手的次数越来越多,小动作越来越少了,作业本上的字越来越工整了。在和同学的相处上,他从欺负别人变成了乐于助人。虽然有时候还是会把手、铅笔放嘴里,但我相信他一定可以改掉这个坏习惯的。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也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搞好教育工作,首先要有一颗赤诚的爱心,用爱的甘露滋润孩子们的心田,用爱心点燃一颗颗纯洁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