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教师随笔>>二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五月随笔
发布日期:2020年05月29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熊梦     来源:原创

  这节课,你让学生齐读了吗?

  如果问语文老师这样一个问题:这节课,你让学生齐读了吗?回答多半是肯定的。如果再追问一句:你为什么要让学生齐读呢?我想很多老师会一时语塞,茫茫然不知如何回答。因为在备课设计教学流程时,很多老师压根儿就没想过这个问题。齐读就是齐读呗,还需要探究为什么吗?正是由于教师对齐读存在这样的认知,课堂上齐读也便出现了很多问题。

  笔者每年都听大量的语文课,不同年段、不同类型的课都有,几乎每节课都能听到学生齐读。有齐读词语的,有齐读课题的,大部分是齐读课文段落。教师每每指几位学生个别读,然后就跟着进行齐读,几乎成了大同小异的程式。还有的老师课上齐读过多过滥,甚至学生刚接触课文还读不正确、读不流利就开始齐读,结果磕磕绊绊、惨不忍听。唱读、拖音、拿腔作调,种种问题随之而来。

  齐读是朗读的一种形式。重视朗读训练,通过朗读培养学生语感能力,就不能忽视齐读的运用。但是,齐读与朗读的其它形式,如个别读、分角色读等,肯定有不同的作用和效果。如果我们不加区分地盲目乱用,教学效率肯定会大打折扣。

  笔者认为,齐读首先是对个别读的一种检验。学生课文读得如何,个别读是最好的检验方式,但一节课毕竟时间有限,不可能人人都有朗读机会,通过齐读,就可以发现学生朗读得怎么样,还存在哪些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其次,齐读是对课文理解的一种验证。学生课文理解了没有,理解到什么程度,通过齐读也能反映出来。如果学生齐读自然流畅,感情把握到位,说明课文理解也比较到位;反之,则说明课文理解还存在问题。再者,齐读还能增强语势,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受,激发学生朗读的积极性。齐读时人多气势大,同伴之间可以互相感染,培养朗读自信,激发朗读热情,也有助于课文内容、情感、语言表达的理解感悟。齐读的作用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赘述,作为语文教师必须了解齐读的作用意义,然后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灵活运用。

  那么,齐读训练应注意哪些问题呢?笔者以为,至少要注意下面几点:

  第一,就学段来说,低年级段要慎用齐读。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朗读能力还比较薄弱,有盲目从众心理。过多地进行齐读,容易挫伤学生朗读积极性,也会养成朗读有口无心、从众唱读的不良习惯。当然,依据课文特点和班级学生实际,适当地进行有针对性的齐读训练还是很有必要的。

  其二,学生齐读能力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从读好字词句开始。有些老师对齐读字词句不够重视,对齐读时拖音、不当停顿或抢读等不良习惯不注意纠正,结果造成学生齐读课文坏毛病一大堆,影响了齐读质量提高和能力形成。

  其三,齐读必须建立在学生正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之上。齐读可以出现在阅读的不同阶段,不同阶段作用、价值也不尽相同。初读课文阶段,齐读一般要先求读通句段,正确、流利。重点精读阶段,齐读一般要注重课文内容理解,思想感情的体会。只有理解了才能读好,而齐读也是深化理解感受的重要手段。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