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是一个多么深奥也是一个多么浅显的词。有些人、有些事,我们要等,一定要等,不等等怎么知道甜蜜的柿子是什么味道,不等等怎么知道真正的爱究竟是何模样,不等等怎么知道你会成长得如此美好,不等等怎么知道蒲韧如丝而磐石是不是无转移。
学会等待也是一种成熟。学习是基于一种成熟的活动,就像小朋友吃饭学抓筷子,一个月前怎么也不会,一个月后自己就会了。而教师的等待,则给了学生成熟的时间。有些学习困难是暂时的,是由学生暂时的不成熟引起的,个体机能的成熟度真的是有差别的,由于这种差别引起的学习困难,如果被反复强化时,就会真的令学生表现为“笨”,等一等,不要急于下结论,可能是个好办法。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兼家长,无论是在自己的课堂教学还是在听取他人的教学乃至是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往往会碰上“急于求成”。一个问题一提出来,就期待孩子能立刻、正确地作出解答,当孩子不作声时,着急之情便溢于言表:反复重复问题,声音逐渐提高“八度”,眉头渐渐紧锁,言语不受控制……其实,这时不妨侧耳凝神,静心等待,给孩子独立思考的空间,孩子没准就会给出想要的答案,甚至会有惊喜!
等待就是一种期盼。学会等待,就会学会捕捉希望,学会寻找成功之路;学会等待,令心灵的天空群星闪烁,令智慧的花朵芬芳灿烂,令生命的海洋宽广无垠。巴尔扎克曾有言,“善于等待的人一切都会及时来到。”倘若没有诸葛亮的善于等待,怎有刘备的三顾茅庐?倘若没有张居正的善于等待,怎有机会使之在瞬息万变的政治舞台上遇到一位明君?倘若没有李白的善于等待,怎会有他飘逸的诗篇中放浪不羁的自由情怀。
学会等待,也是教师教学艺术成熟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