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脑海里,经常有各种各样的困惑:课堂节奏怎样把握合理吗?教学重点如何明显突出?课堂纪律怎样才能很好地控制?每次提问内容的质量如何?
最近,教科室向全体老师推荐了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的《孩子们,你们好》,书中讲到的很多问题都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阿莫纳什维利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许多观点,甚至敢于挑战儿童心理学的泰斗皮亚杰,这份对教育的潜心研究,对孩子细致观察的精神,着实令人钦佩。
有这样几个镜头让我深思: [镜头一] 教师手拿足球,提问:“4加5等于多少?” 足球飞向哪,哪个学生就回答。 [镜头二] 师:“请大家把头伏在课桌上。闭上眼睛……我给你们出一道题,你们别抬起头,答案用手指头告诉我!” [镜头三] 师:2+8>6+4,你们给我做难一点的题目吧!…… 孩子们提出了抗议。 师:这是怎么回事?……哎呀,请原谅,应该写“小于”的符号…… 全班激动起来。对于镜头一中的“足球”,它是学生学习的“兴奋剂”,引用文中的一句话“没有球,他们虽然也能解答习题,但是没有愿望。”我想现在教育提倡活动教学也是这个道理吧。 对于镜头二中的“低头”,也并不是端端正正地坐着不能解答题目,但这样他们也同样没有愿望。 对于镜头三中的“降低威信”,其实也是教师的一种教育手段。如果一切教学活动都可以安排地简单到使“教师感到方便”的那种程度,就不必要采取各种教育的“妙计”了! 我们坚信:儿童的快乐是最重要的,他们清脆的笑声将给我们的课增添光辉。
阿莫纳什维利老师的细致耐心,令我这个稚师肃然起敬,作为教育战线上的一分子,作为教坛上的新生力量,如何让教育的大方向盘在我们手中更好地盘转,使之在更远更宽的道路上驰骋飞跃呢?思考着,学习着,摸索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