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家拉封丹有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行人为了抵御北风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拂,顿时,行人觉得春暖衣厚,始则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从教10年来,我一直在努力着做那股南风。
总以为,有爱就能感动学生。
我发现很多时候,懵懂的孩子,面对老师的爱,他们不懂。
开学第一天,就被一个脑瘫的孩子震慑到了。他的身体左边灵活如正常人,可是右手右脚不灵活,不管是活动还是学习,受影响很大。学习时,他都用左手,每写一个字,总要擦很多次才能像个样子,看得出来,他是一个要强向上的孩子。看到这样的学生,谁都会对他产生怜悯之心,我心想着一定要多关注,多关心他。上课时,我总请他回答问题;下了课,我找他谈心;课间活动时,看他一个人坐着,我让他离开座位,告诉他要融入同学中去玩耍。可是,无论我对他说什么,问他什么,让他做什么,他都不说一句话,一个劲儿地哭。几天下来,我失望极了,我希望他开心,却看不见他一点儿的笑容,我满满的关爱得不到他一丝回应。我开始着急了,生气了!像个发脾气的孩子一样,不乐意去关注他,不找他谈话,不请他回答问题,我不理他了。接下来的几天,他依旧很安静,虽没有笑容但也不再害怕地哭。我开始反省自己,每个孩子都不同,关爱太多,反而成了累赘,给了他负担。从那以后,我把满腔热情转变成默默的关心和行动。他左手写字不好看,我就用左手示范给他看,拿左手握着他的左手写。活动课上,他不出去玩,我找灵气的和他个子差不多的女生主动邀请他玩。看着他在外面和同学一起游戏,我打心眼里开心,他开心的时候,我对他说:汪新辉,瞧,这么开心的你真帅!上课的时候也要帅气一点哦!接触久了,他开始敞开心扉,开始畏畏缩缩地尝试举手回答问题,虽一站起来,会因为害怕而哭泣,但是他的努力我都看得见,我不说话,只是用赞许的眼神看着他,用手温柔地摸摸他的头……只要找对教育方式,孩子会越来越进步,越来越好。他会主动融入女生中玩耍,他会因为回答问题没有哭泣而开心地偷笑,他甚至会在我放学送学生时,在讲台上留下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莫老师,汪新辉爱你!
孩子,你终于被我感动了,其实,老师也被你感动了:你的坚强,你的努力,你的爱……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功能。每一位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好,因为我们都爱孩子们。可当我们感到无助、困惑时,不妨问问自己:你用对爱了吗?批评是爱,默默关心是爱,赞许的眼神是爱,默默等待也是爱。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我决不会吝惜自己的情感:当一天老师,爱一天学生。用爱浇灌灿烂的希望之花。
相信你总会被我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