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抓教学质量的四大绝招》有感
横山桥中心小学 是轶群
近期读了美文《抓教学质量的四大绝招》,其中第一、第二大绝招是:抓习惯就是抓质量,抓细节就是抓质量,文中说:“古今中外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者,无一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成功的秘诀就是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从事的教学就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事业,为了把我们的这项平凡的工作演绎地不平凡,我们就得把平凡的事做好,就得抓教学的每个细节。”
对以上观点,我非常赞同,首先,我们教师要从自身做起,提高自身修养,重小节。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当教师在学生面前从口袋里掏出一条皱巴巴的脏手帕时,他就已经失去了站在讲台上的资格。”小节是一个人修养高低的体现。在教学基本功的提高上也要抓细节,如板书、教态、语言等。在与师生的交流互动中重细节,我们还要尊重学生,教学时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表扬鼓励学生。评价学生时要慎重,不能武断,但老师往往不注意这些,说话过于随意,往往在无意中伤害了学生,如有的老师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讲完课后,会问:“同学们,听懂了吗?”全班学生大声说:“听懂了。”老师又问:“谁还有没有听懂的地方,请说出来,老师再详细讲解一下。”结果有同学站起来怯生生地讲了不懂的问题,老师认真做了解答。最后,老师说:“记住,今后要专心听讲啊。”教师认为学生有疑问就是上课没有专心听讲,显然是武断的结论。老师的最后这句话,极有可能扼杀学生大胆提出疑问的勇气和自信,很可能导致学生再也不敢承认有“不懂”的地方了,这对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可见,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心中一定要装有学生,如果心中没有学生,那么,他的头脑中就不会有“细节”二字,也就不会看到学生亮点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节奏这个细节把握上也要注意,有的教师对课堂教学任务不明确,教学环节安排不合理,或过于墨守预设的环节,因此,在教学中常常指令过多,让学生疲于应付。这种只追求速度的教学,实际上剥夺了学生的思考时间。而没有思考的课堂,还是有效的课堂吗?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的引导是必要的,但教师必须要有清醒的边界意识,不能干扰学生的学习。
而学生习惯的养成也可以从细节抓起,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我们应当铭记在心。我们要耐心引导学生习惯性地去学习,去读书、去思考,习惯性地去认真做事情,习惯地对别人友好,习惯性地欣赏周围的美景。当养成了优秀的习惯,在人们的眼中,孩子就会显得很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