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宽容》有感
石浏
这学期,很特殊,因为疫情,学校晚开学,一切进度都显得慢了,但我们的整个教学都没有因为疫情而懈怠,在假期中,除了每天申报疫情打卡情况,填写各类表格,也会督促孩子预习这学期的课文内容,让孩子有计划地完成一本钢笔硬笔习字册。自己也看了一些书,比如《宽容》,让我心更静一些。
我本是无欲无求之人,喜欢沉醉在自己的世界,可我的工作,有时让我抓狂,让我抱怨,淡定的我变得换了一个人,想尽办法要和孩子“斗”,有点心力交瘁,力不从心。
《宽容》这本书的作者是房龙,他最反对的是世俗全力和精神信仰结合后施加给所有信徒及非信徒精神和肉体上的暴政。我理解为他反对的是道德绑架,有时物极必反,很多人总喜欢拿着所谓的道德舆论绑架着一些善良,遵守道德的人,最后把人逼向死胡同。在庞龙看来,任何绝对的信念,都包涵着潜在的暴力,一旦信念找到了通往世俗权力的门径,它的暴虐本性就会显露出来。我挺赞成的,在许多人眼里,老师是圣人,能把所有问题给解决,面对顽劣的孩子,老师也不能批评,要夸奖,因为你是老师,老师就该循循善道,而不是批评指责。可是事实,有些孩子就是脾劣性,是需要教育的,可社会给了老师好多高尚的评价,往往想教育的时候,又束手束脚了,导致该教育的时候错过时机。
作者给出的解决是怀疑,对任何的观念、理论、思维方式都要用怀疑来冲淡它繁殖、复制、独裁的本性,就连自己都要怀疑。我好多时候,看到那种屡教不改,父母都放弃无奈的学生,我就在想为什么会这样?是不是庞龙说的太宽容了!怀疑一切,用怀疑给一切以改善发展的余地。在房龙的眼中,大部分信念信仰的开端都是朴素的,甚至可以说是浪漫的,但一旦稳定发展起来,就会落入功利主义的魔爪而万劫不复。我记得我听过一位名校长的讲座,他谈到他的成长史,年轻时的他,对作文进行改革,把书上的八篇作文撇在一边,让孩子进行剪报,然后整理,再进行习作,到最后的教师考评中,他说他因没有完成学校布置的习作任务,一年的奖金全扣了,但是他坚持他认为的作文改革,坚持努力做了三年,三年后有一位领导终于赞赏了他,他的命运也得到改变了,说得到领导的重用,慢慢地他在教学上也有了自己的风格。他说他遇到了伯乐,我觉得我遇到了领导的“宽容”,好多时候,我们不敢轻易改变,怕指责。这时的“宽容”就体现它的价值了。
人活一生,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需要多一些宽容,但也不能被“宽容”道德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