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转眼六月,教学已毕,回过头来,感慨万千。这学期因为新冠疫情,开学以来,一切都如冲锋一般,朝着目的地一往无前,好似任何事情都无法阻挡往下教的节奏。假期里,如平时上课般,每周一至周五给孩子安排预习新课的作业,写写习字册,通过教师助手一一批改、点评,给学生加油、鼓劲、指导。也幸而有备而来,孩子们在短暂的新学期里,适应得很不错。
在这样快速的进程中,我不禁想,这样快的速度孩子能掌握多少知识,有多少收获呢?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这此百年难遇的疫情又会在他们的成长轨迹上刻下怎样的印记?14年前,龙应台写了一本叫《孩子,你慢慢来》的书。书中卷首语广为流传:“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绳子穿来穿去,刚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细细的草绳。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班上的小范是个心灵手巧的姑娘,擅长做各种各样的手工,捏橡皮泥、剪纸、做手工毛线娃娃等等,许多时下新鲜的玩意都会在她的手下变成精品。班级的图书角上、讲台上、黑板报上,经常展示她的各种作品。多有有灵气的小女娃呀。可是这个丫头,一朋友学习就很头疼。家长软硬兼施、多管齐下,也不见成效。三年观察下来,我看到的是默默努力的身影,所谓的成绩虽不优秀,但闪光点却有很多。这样的孩子,你总是会愿意停下来,等等她,慢一点,慢一点。
其实,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从现在起,慢一点,慢一点,在课堂上把基础抓来,把方法教实;从现在起,慢一点,慢一点,在日常生活中把道理点明,把事情做好;从现在起,慢一点,慢一点,以他们的速度,和孩子一起慢一点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