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记录
活动时间 | 2020.6.15 | 活动地点 | 音乐室四 | 主持人 | 奚晓娜 |
课例内容 | 《快乐的小木匠》 | 主备人 | 奚晓娜 | 记录员 | 奚晓娜 |
参加人员 | 全体音乐老师 | ||||
教材分析 | 《快乐的小木匠》是动画片《小熊猫学木匠》的主题歌。表现了一边做木匠活,一边快乐地歌唱地情形。歌曲节奏鲜明、情绪欢快、洋溢着劳动的勃勃生气,歌颂了热爱劳动、勤奋工作的劳动者形象。 | ||||
教学目标 | 1. 通过学唱《快乐的小木匠》启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感情和认真做事的态度。 2. 使学生体验劳动创造财富的愉快心情,学会用欢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有表情地歌唱。 | ||||
教学重难点 | 重点:体验劳动创造财富的快乐,感受音乐的基本情绪,并能随着音乐即兴表演。 难点:1、“5 3 1 6”连续三度跳进,不易唱准,需多次模仿练习。 2、“x x x xx 与x xx x x”这两种节奏易混淆,必须通过听辨模仿,学生能读准、唱准。 | ||||
教学媒体 | 钢琴 多媒体 | ||||
教学过程(简要)
|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老师给你们放一段录像片(让学生在片段中了解木匠工作的画面),看屏幕。 2、老师再给你们听一首歌曲,好吗?(播放《快乐的小木匠》,视听对歌曲的最初感觉) 3、小朋友,你们坐在什么上面。(生)坐在凳子上……。 4、你们知道是谁做出来的呢?(生)木匠……。 5、对。你们看,老师这里有几件是什么呢?(生)“小凳子、小盒子、小架子”。 6、你们知道是谁做的呢?(生)“是木匠”,对。不过……,这几个小东西是老师做的,好看吗! 7、小朋友,你们知道使用什么工具才能把它做出来呢?谁知道?谁能来说说? (学生发言)好,下面老师来和你们介绍。 二、木匠工具介绍和比较:锯子、刨子、锤子的用途,现代多功能木匠专用机械的特点,并逐一给学生讲解、观察和对比,开阔知识视眼。 三、儿歌诵读《快乐的小木匠》。 1、分组诵读。 2、分两组合作念一念。 四、教唱歌曲 1、小朋友,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做回小木匠,好吗。 2、范唱歌曲。 3、用听唱法教唱歌曲。 4、完整地唱一遍。 小结:小朋友,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善于动脑、动手,从小做小事,做一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长大做大事,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为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贡献力量。 五、欣赏《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1、第一遍听赏。 2、说说歌曲的演唱特色,从而介绍领唱和齐唱这两种演唱形式。 3、用师领生齐的方式唱一唱歌曲。 4、我的创编。 | ||||
各抒己见 (大家谈) | 1、结合新课程标准进行备课。 首先奚老师认真地分析教材,熟练歌曲,把教材“吃”透,找出此歌的重难点,设计了比较详细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使得这节课能较顺利进行。 2、结合新课程标准进行授课。 紧紧围绕新的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抓住儿童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特别是老师的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木匠是干什么的吗?这句话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开始动脑筋、想(木匠的事),做(木匠的)动作。最有趣的是学生创编歌词,在老师的启发下动手、动脑、又动口。感染力很强,整个课堂气氛自始至终显得生动活泼,师生互动、平等也处理得自如。 3、教学方法、教学措施、教学过程设计恰当。 把学生想到的这些工种的工具、响声编入歌曲《快乐的小木匠》中,这种启发式教学其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使学生能自由想象、发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关系也显得平等。老师启发了学生,学生推动了老师。给我带来了无尽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