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一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6月读书笔记
发布日期:2020年07月01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华金芬     来源:原创

        读《课堂参与:沉默与喧哗》所思

问题一:你觉得怎样把课堂沉默变成课堂参与?

   重构参与,使沉默能够对课堂话语富有建设性发挥作用。

课堂参与是通过发言和沉默的互动来实现的,这两种都是参与的形式。课堂沉默本身有部分就是课堂参与,只是我们习惯性的把沉默当成消极应对,当成不参与课堂。所以我觉得课堂沉默类型的区分很重要。

  在这里,我的理解是,如何把积极的思考的课堂沉默变成课堂参与。

举例:在《端午粽》一课中,师提问: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外婆包的粽子,样子,香气,味道分别是怎样的?当提问结束后,可能出现个别孩子抢先回答,或者集体沉默的现象。此时,我会建议学生,不着急回答,先听清问题,思考一分钟,再回答。还可以请学生找出回答问题的关键词,画一画,圈一圈。此时的课堂沉默,我认为已经变成是积极主动的课堂参与。

  改变课堂讨论对言说的需求,为更多的学生参与提供机会。举例:可以同桌互相讨论,或小组讨论,推选代表发言。再举例:师提问,回答机会给了A,A沉默,此时可以的课堂沉默给了其他同学发言参与的机会,也是把课堂沉默转化为课堂参与。

 

问题二:你平时是如何应对课堂沉默的?

   根据平时对学生的了解,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应对。

   一、针对大部分参与课堂学习,却由于性格内向或者学习能力慢等原因,出现课堂沉默的学生。

我会调整教学手段,利用儿童好奇心切,争优心理,设计一些简单的小游戏组织教学。例如:在语文教学中,读词汇是一件较为枯燥重复,却又不得不反复朗读的事情。每堂课我都会用各种方式读词语,比如带读,赛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等等。有时候遇到孩子站起来沉默不读,我先会师范读,再鼓励他跟读,还会让其他同学掌声鼓励。这样有些课堂走神或者接受能力慢的孩子基本都能打破课堂沉默。

还有的时候可能提问的方式需要转变一下,学生更容易去思考去打破沉默。

   二:针对极个别出于不知名原因产生课堂沉默的学生

我觉得信任学生,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重要。有时候遇到学生就是不开口,为了推进课堂,我会换个方式询问。比如:老师相信你,对这个问题一定有自己的思考。如果你已经掌握了答案,那么先坐下,课后我们单独再讨论。如果还没有掌握,欢迎你课后来老师这里再次学习,你也可以请教你身边的小老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