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陪伴》读后感
虽然是一篇爸爸写给孩子的书,作为一名新手妈妈,我也还是认真阅读了此书。
《真正的陪伴》的作者张贵勇是中国教育报的编辑,职业的特性决定了这个爸爸要比一般的爸爸在对待孩子的方式上更加细腻,也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孩子。全书共9篇,分别是:阅读、运动、陪伴、榜样、游戏、情商、学习、大自然、学校教育。
阅读是我正在进行的功课,所以该书的阅读篇触发了我的感同身受和反思。
阅读碎碎念:
于孩子,阅读有百利而无一害,它可以帮助孩子认识更广阔的世界,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健康的爱好与习惯,在最适宜的年龄与最好的书相遇,迸发出的不仅是快乐,还会埋下一颗珍贵的种子;于成人,读童书亦是一场心灵的净化与洗涤,绚丽的图画色彩,简单的故事情节,让你觉得世界如此单纯美好,人生其实可以拥有很多的快乐,只是你没有发现。
儿童文学理论家彭懿说:“置身图画书中,人生就像打开了一扇美丽的窗,每个人都会被那些优美的故事所冲击、感动。在西方,图画书陪伴着孩子的童年。”当我们拿到一本绘本的时候,我们关注的是文字,而孩子们会关注那些绚丽的图画,那一幅幅色彩鲜艳的图画,给孩子无限的遐想空间,一个个小动物甚至植物,在孩子的眼里,他们都是真实的存在,他会跟着他们的快乐而笑,随着他们的悲伤而哭。
亲子阅读强调的是父母陪伴着孩子一起来阅读,故事机不能代替,光盘也不能代替。亲子阅读的过程也是对孩子价值引导的过程。美国阅读委员会的专家曾指出,给孩子朗读比看课本以及做各种练习册和家庭作业都重要。大声为孩子朗读应该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即使以后孩子有了自主阅读的能力,亲子阅读依然可以与自主阅读同时进行,发挥不同的作用。
首先图书的内容要与孩子的心智、年龄相符合,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读《西游记》、《红岩》显然是不太适合的,阅读要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产生心灵的共鸣,让阅读带给孩子发自内心的喜悦和自信。其次过于悲观或可能产生负面心理反应的题材应当摒除,比如战争、魔幻、恐怖小说,或者离婚、单亲家庭的故事。
阅读图画书的阶段一旦错过就不再回来,就像庄稼要赶农时,上小学之前,一个孩子要尽可能读遍世界上最经典、最优秀的图画书。如果错过了阅读关键期,孩子和书之间便会产生隔离感、疏远感。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最好方法,就是尊重儿童阅读的规律,根据孩子的年龄、性别、个性和兴趣,选择最适合的书,让孩子与书建立联系,两者之间相互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