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段课堂反思:“童化”语言,激发探究欲
低年级儿童容易被新奇有趣的事物吸引,而且这个事物最好还是和他们的生活比较接近的。低年级儿童和高年级学生有很大的差异,他们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上课伊始,仔细观察教室中的低年级儿童,你会发现有很多孩子还没有把注意力放在上课这件事上,有的孩子会摆弄自己的文具,有的孩子会到处张望寻找新奇有趣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还有的孩子坐在座位上自由自在地随意晃动着自己的小腿。总之大部分孩子都还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他们知道他们是来上科学课的。科学课对他们来说就是有好玩的东西的课,所以这个进入课堂的状态就是和他们上语数外是完全不一样的。
怎样让低年级的学生能够很快地融入科学课堂呢?
除了通过课前准备时间提醒学生进入上课状态外。
在开始教学之前我们就要设计好新奇有趣、对低年级儿童有强大吸引力的情境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把注意力慢慢转向要学习的内容。有时候是新奇有趣的东西,但是大多数时候还是需要我们用“童化”语言的魅力来吸引他们。
在《借助工具观察》一课的教学中,要让学生观察大拇指,如果我们这么说:“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观察我们的手指,看看它有什么特征。”这个在中高年级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低年级很难把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所以一开始的情境创设、语言表达非常重要。换种表达方式效果就是不一样的。我在上课伊始以聊天的方式和学生交流“小朋友,你们知道不用笔也能画画吗?”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了,超出常规的模式他们会有很大的好奇心。“你们想知道这么神奇的东西是什么吗?”“原来你们的小手这么神奇,也能画画呀。你们的手指画出的画是什么样的?有哪些特点呢?”在和他们聊天的过程中引导他们说出手指画,在简单的作画过程中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手指的指纹上,引导他们观察指纹。教学活动的展开就顺其自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