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三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读《我们一直在行进》有感
发布日期:2020年07月03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任艳芳     来源:原创

读《我们一直在行进》有感

摘录“现在的教育很浮躁,有的学校老师想“引起轰动”,老想“彰显特色”“打造品牌””,我们没想过这些,跟着别人走就走吧,只要对孩子有好处,“不领先”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的确没有什么“原创”,我们只是遵守“常识”。现在的教育者心里老师想这个“创新”那个“突破”,老盼望着“第一个提出什么”,“率先做了什么”,唯独不想想做这一切对孩子有什么好处。我就没有想过一定要“原创”个什么,我就想什么对孩子有好处。如果对孩子有好处,就算是“老一套”也没什么关系。说实话,教育哪有那么多“创新”,最朴素的往往是最本质的”。

我的感想:我想我教学的时候有没有想想对孩子有没有好处呢?

我有点急功近利,我希望学生成绩好,教学的方法以应试居多。比如,作文的格式有要求,作文的方向最好要传递正能量。我常常忽视“我收写我心”,文章是自然而然感情的抒发。我觉得我只追求短期的利益,忽视了学生对语文亲近和爱好。我知道应该让学生多看看书,多朗读,但是为了成绩,我会让他们多刷题。我也在反思,为什么我的学生对语文缺乏热情和兴趣。我小时候上语文课很感兴趣,因为我的老师总会讲故事给我们听,可是现在,我连和学生闲话家常的时间都没有,日常状态就是做题,讲题。

摘录“有时想想,教育其实很简单,就是先让自己善良起来,丰富起来,健康起来,阳光起来,快乐起来,高贵起来,然后去感染孩子,带动孩子,让孩子也善良、丰富、健康、阳光、快乐、高贵。除此之外,还有教有吗?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教育者缺乏的,却要让学生拥有。岂非缘木求鱼?”

我的感想:“最近不写作业的孩子很多,我心情不是很好,我觉得我总是纠结在成绩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成绩不好,我觉得什么都不好,我自我的职业成就感也很低,觉得自己很无能。成绩成了我评价自己和学生的准则。孩子心里快不快乐?阳不阳光?我自己呢?我有没有人格魅力,能不能感染学生?我一点也没有关注。回想小时候,我喜欢学识渊博,幽默的老师,不喜欢斤斤计较,严肃古板的老师,不知不觉,我自己也成为了我讨厌的那种老师。我的视野应该再开阔一点,眼界再提高一点,不可以局限在一亩三分田里。可是教育质量是老师的立身之本,我的成绩都抓不上去,我还有别的机会和可能吗?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