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简洁、有效的课堂
——评《认识分数》有感
怎样创设简洁、有效的数学课堂?是我听完李芬老师这节课后最大的疑惑。《认识分数》是节概念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在我看来,在小学数学教材中,低年级的概念采用描述式较多,随着小学生思维能力的逐步发展,中年级逐步采用定义式,不过有些定义只是初步的,是有待发展的。由于数学概念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的矛盾,大部分概念没有下严格的定义;而是从学生所了解的实际事例或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尽可能通过直观的具体形象,帮助学生认识概念的本质属性。
一、 抓住主要问题突破重难点,形成概念。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从具体的分蛋糕情景中,让学生抽象出把一个具体的物体或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我想,这个几分之一的概念的形成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几分之一”概念的时候,应该围绕“平均分”,每份就是“几分之一”这个主要问题来开展教学,形成分数的概念,我想这是围绕整堂课的关键问题,应该贯穿始终。
李老师在教学分数的概念时,说实在的,概念的揭示不是太清楚,怎么说,给人感觉不是那么一步一步,循循善诱,而且也没有主线问题贯穿,问的比较零散。在揭示分数的概念后,可以让学生多说说,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二、运用概念,老师少说,学生多说
就如邱学华老师所讲,让学生多练容易做到,难的是让所有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开口说。纵观我们的课堂,似乎老师说的太多了,学生说的太少,磕磕巴巴的,一堂课下来,主要知识说得还是很不流利。这堂课,到了练习阶段了: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的彩带?这时候,完全可以让学生来说为什么这样,老师还在费力的解释几分之一,这样的教学是不是应该值得我们反思呢?
三、老师的语言要简洁,起引导作用
数学课堂上,老师的语言应该简洁,在适时起引导、点拨作用。数学老师要具备简洁、准确的语言能力,当然做到这一点比较难,尤其是一位新老师。但关键的词语我们还是不能丢的,比如最后在练习时,说说黑板报的各个版面大约各占整个黑板面积的几分之一?这道题的设置的本来目的,是想让学生认识几分之一有时候也不是精确的,也可以是个大概的数,应该强调“大约”,显然,老师在说的时候忘了这点,根本没有提起。
这堂课总的说来达到了教学目标,层次也蛮清楚的,按照认识二分之一;认识几分之一;比教几分之一的大小,练习也能逐层深入。
以上所说是从这节课想到的,同时也是自己在教学上的问题,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也是我要努力的方向。今后要向共同体成员多学习,和新老师共同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