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爱与严教共存
1、关爱每一个学生
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一书中说: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师德是教师素质之灵魂,师爱又是师德的灵魂,因此可以说师爱是教师的魂中之魂。教育应该是温馨的,洋溢着浓浓的爱的氛围,离开了教师的爱,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作为班主任,我觉得师爱应成为一种智慧的人文关怀,关怀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怀学生的个性爱好,关怀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这学期开始,我从事一年级的教学工作。孩子本身年龄小,独生子女多,孩子的自理能力很差,需要老师处处帮助。在我的班里,出现过很多的事情:下课了,要提醒孩子喝水、上厕所;天热了,要提醒他脱掉多余的衣服;下雨了,要陪孩子一起等待家长来接;尤其是孩子病了,更是要给家长打电话。这些本该是家长想着的事,我都要关心,我就是孩子在学校里的母亲,我要关心他们的身体,关心他们的健康。
2、严教每一次行为
教师和家长都爱孩子,但是师爱又不同于家长的爱,家长对孩子的爱是没有任何理由的,甚至可以发展成溺爱,而教师对学生的爱更多的是理智的爱。我爱我的学生,但是管理起班级来又是非常严格的,因为我知道只有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班级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为了使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我非常重视平时的教育,尤其是处理好每件小事。学生年龄小在家又淘气惯了,总是管不住自己,有时犯了错误确实是不经意的,但这并不表示老师可以不重视,学生的每一个活动,都表示他的心理,教师必须要正确处理,无论上课下课我总爱到班里多看几眼,每次班级有事我都要找到当事人问明原因,教育清楚,这样使他认识错误,利于改正错误。作为低年级的班主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定要做到口勤、眼勤、腿勤。学习习惯就更为重要,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他受益终身,学生的书写习惯我从开学第一天就重视坚持到现在,学生有时偷懒,我告诉他们学习面前不容半点马虎,一定要重写,学生见不能蒙混,也就很认真了,时间长了,就形成了自己的好习惯。不完成作业的学生令每个老师头疼,开始我也烦,后来我做了作业这个问题有了很大改观记录本,每天不完成作业的记录下来,几次以后再找家长,家长一看也重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