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三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沉默与喧嚣》读后感
发布日期:2020年07月13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陈怡     来源:原创

《沉默与喧嚣》读后感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阅读,给我们带来精神的抚慰;阅读,也我们拓宽思索的空间。在读一些作者观点鲜明的书时,有时会觉得是一场思辨。“他凭什么这么说?”“我觉得应该是......”不觉会有这样那样暗自较量的想法。不过正是因为想不通,更会读下去,再回过头去想他到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点。有时这样一番思想的探索,到不自觉会让人打开大脑,这时就颇有一丝趣味了。这大约也有些富兰克林所说的“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的意味了。

今年阅读了学校推荐的书《沉默与喧嚣》,里边就有一些话语引人思考。书中有这样一段内容“一个作家,本应如同记者那样东奔西跑,我可不认为作家足不出户就能写作。想想外面世界的盛宴吧。”这样一段话让我联想到了我们日常的作文教学。我们常常说“艺术源于生活。”而创作,不论是哪个类型的文本创作,也是这种领域的艺术表现。所以,应当先投入生活之中,而这种“投入”,更应当是对形形色色生活的生活与其中的人的一种观察、思索。这些现实的“影象”就是文本创作之中的血肉。久而久之的观察、体悟、凝练而成的思索不乏是一种艺术升华的展现。作为教师,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我们会在无形中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其解决问题,为什么面对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方案呢?这就是我们在与学生一日一日的相处中潜移默化而积淀出来的经验,这种经验就是日常的观察、思索。

所以不论是创作还是教育,都要在一点一滴的实践中去反复的体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