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二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20年9月读书笔记
发布日期:2020年09月24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是轶群     来源:原创

读《所有的动力都来自内心的沸腾》有感

横山桥中心小学   是轶群

 

今天读了毕淑敏写的《所有的动力都来自内心的沸腾》,里面讲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心理小游戏。一个人躺在地上,如果他不想起来,那么十个人也拉不起他来,即使起来了也马上会趴下。只要你不想起来,没有人能把你拉起来。心理上的问题也是一样,只要你没有想通,只要你不是真的心服口服,那么所有外界的努力都是劳而无功的。所有的动力都来自内心的沸腾。

不由想到我们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上,也是一个道理。我们要管理好学生,要想成为优秀的教师,我认为要以爱感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充分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既可密切联系师生感情,又是可焕发学生创造热情,激发奋发向上,锐意进取心理。真正的尊重,应当体现“ 因人制宜,有疏有教”的原则。既不求全责备,也不一味认同,对学生进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错误、问题和不足。不能斤斤计较,但也不能因为要“尊重”学生,对缺点就放弃批评,无原则迁就,而应实事求是,予以恰当合理的评价,并提出改正意见,督其改正,其次,引导学生实事求是,正确地看待自我,不苛求他人对自己盲目尊重,始终保持谦虚态度,以此来博得人们的尊重,教师不应滥加压制,堵塞思路,甚至代替思考,教师应当因人而宜,予以正确的诱导、教诲,使学生思想上及时修正自己想法,从而纠正自己的行为

教学上,我们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的教育引导者。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教师要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靠压制、逼、甚或是打骂是没用的。学生有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还怕学不好吗?所以,我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门课某件事有了兴趣,也就是所有的动力都来自内心的沸腾,那肯定能把那门课那件事做好。

记得法国有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行人为了抵御北风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拂,顿时,行人觉得春暖衣厚,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现代教育要求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让学生在想像性的情感体验中,经历动机的冲突,情感的激荡,认识的升华。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功能。”因此,教师要善于唤起和诱发学生对道德现象的情感体验。我们要逐步培养学生善感的心灵,使学生真正地感动,自觉克服不良的行为。

其实说到底,我们要让孩子学习上做事上有来自内心的沸腾的动力,离不开老师的爱,爱,会剔除一切不和谐之音;爱,是慰籍心灵的良药;爱,会为学生开辟一片生命的乐土;爱,会给学生留下一生的醇香。老师,不要吝惜自己的情感,只要自己心中拥有太阳,才能给人以阳光,只要掌握了爱的艺术,你的心血才会浇灌出灿烂的希望之花。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