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教师随笔>>五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绘本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养成
发布日期:2020年09月25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高雅     来源:原创

本文将结合跟上兔子系列中Can I play with you?这一绘本教学的案例分析,阐述如何在绘本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激活背景,调用已知,培养思维的关联性

    关联性思维是一种建立在经验世界之上的,用类推、隐喻、象征、暗示等手段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相关或相异的事物进行关联,来表达对宇宙万物的看法的一种思维方式(葛瑞汉,1986,转引自刘杰,2014)。绘本教学时,如果没有相关的背景知识,学生的思维就没有被激活,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也就难以发挥想象力。因此在绘本教学的导入中,首先要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激活背景知识主要是调用学生有关绘本故事主题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在设计Can I play with you?这一绘本的导入时,针对四年级学生的学情我采用了猜一猜这一活动引出绘本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思维,另一方面为后面的绘本教学做好了铺垫。通过动物的叫声猜测是什么动物,学生知道了这是一个以动物为主题展开的绘本故事,至此学生已经完全进入了这个故事情境中,好奇心又促使他们忍不住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建立起语言与知识的关联,对这些动物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带着已经激活的相关概念进入绘本阅读。

二、讨论封面,预测情节,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它反映了智慧能力的“迁移”(朱智贤,2002,转引自张泰刚,2018)。绘本故事的封面一般有题目、图片、人物、情景、作者、插画作者等相关信息。

呈现封面的方式有两种:(1)直接呈现。教师直接呈现题目及图片,直入主题讨论。当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关联性非常强。而且对本主题的相关知识储备非常充分时,可以直接呈现主题并展开讨论,减少呈现环节的时间。(2)局部呈现。只呈现图片或图片一角,让学生观察封面信息,如有什么人或物?人物是什么表情?他们处于什么样的情境中?他们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通过存在信息差的图片及教师层层推进的提问,激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其对该绘本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在导入活动中,通过猜一猜引出了绘本故事的主要人物elephant,duck,monkey,tiger。所以我选择局部呈现,让学生观察图片上的信息,观察这些小动物们的表情,然后再呈现绘本的主角little elephant的一张图片。通过对比,学生会发现little elephant的表情发生了变化,教师通过设问What happened?引导学生预测故事情节,打开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学生对绘本内容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后续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教学片断:

(呈现封面)

T:Look,what can you see from the cover?

S: I can see a little elephant,a tiger,a duck and monkeys.

T: Are they happy?

S: Yes, theyre very happy.

(呈现little elephant的图片)

T: Is little elephant happy?

S: No, he is sad.

T: What happened to him?

S:......

T: Lets read the story  together!

三、梳理脉络,改编续编,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的深度,集中表现在善于深入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预见事物的发展和进程等方面(Paul&Elder,2016,转引自陈晓云,2017)。在教材故事不尽完善、语言不够丰富时,教师可以梳理故事脉络,引导学生读懂故事中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并通过扩写故事文本,提升思维的深刻性。

    在前面教学的铺垫下,学生想知道little elephant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接下来便让学生自主阅读绘本,获取信息,学生会发现原来是没有小动物愿意和little elephant玩。为什么别的小动物不愿意和它玩呢?这些小动物又会和little elephant说些什么呢?通过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引导他们深刻体验little elephant在故事中的心理变化,提升其思维的深刻性。

四、回归生活,凸显价值,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批判性思维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针对相信什么或做什么的决断而进行的言之有据的反省思维(罗伯特恩尼斯,1962,转引自杨冬梅,2018)。绘本故事一般都蕴含一定的寓意与哲理,可以让学生读后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故事的人文价值和作者想传递的理念,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通过阅读绘本学生知道了little elephant是因为没有小动物和它玩才伤心难过的。这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小动物们不愿意和它玩呢,学生会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little elephant行为的不当之处,提出是因为它的粗鲁和没有礼貌。Little elephant想要改变自己,让学生给他提出一些建议,一方面发展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明白了在和小伙伴玩时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

五、深挖主题,拓展创新,培养思维的创新性

创新思维体现了思维的创造性。创新思维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和方法(教育部,2018)。教师要深挖故事主题,寻找与故事主题相关的话题内容,结合学生生活设计具有创造性的活动,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绘本故事往往是以图片为主,语言简单,结尾具有开放性,这就给了学生改编创编绘本的空间。为了让学生体会little elephant的心情变化而进行的角色扮演中,学生可以根据图片自己增加语言动作,给学生提供了运用已有的语言储备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little elephant改变了自己的无礼,那么在以后的生活中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这个开放性的作业设计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续编后面的故事,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综上所述,在绘本教学中教师应从多角度、多层次提升学生思维的关联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与创造性,通过整体设计、课堂创设情境、互动生成过程、精准发问、优化提问策略,以此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