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教师随笔>>二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20年9月随笔
发布日期:2020年09月25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是轶群     来源:原创

手提袋有感

横山桥中心小学   是轶群

9月22日,胡庄老师到阳光小学送教,执教了三年级美术手提袋》一课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学生心理。在教学设计、重难点把握上基本准确无误。

首先,从老师的备课、教具、课件准备来看,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从课堂教学来看,通过灵活多样的活动和组织形式,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教师能很好的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终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感受利用各种材料来制作所带来的形式美感,学习制作方法,培养创新、合作能力为目标,做到教学目标明确。

在课堂上,老师以她特有的教学风格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人感到亲切、自然。应该说,这是一堂重主体、重过程、重生活、重创新的,在新课改背景下洋溢着现代教育气息的美术课,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本节课的亮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能够抓住学生活泼、好玩、好动的心理,利用比较方法导入,了解手提袋的作用,从外形、功能上来欣赏手提袋,知道手提袋既要牢固又要美观。这样的教学导入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话题为学生所熟悉关注,更有利于与学生沟通交流,从而自然而然导入到本课内容。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师这里来,为整堂课的集中进行提供了一个前提保障。

其次,在讲授新课部分,跟着老师做纸袋讲解清晰直观让学生明白如何从平面的纸转变为立体的造型。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并且极大地展示了讲授的基本功,也使每个学生都能从视觉上有所收获,这种直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创作思路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在讲解手提袋装饰的创意图案设计时,教师选用了合适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又师生讨论一起完成示范,学生在参与设计中思维得到碰撞,激发想象。

最后拓展,这节课以环保的形式来结尾,渗透环保教育

由于美术课有着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评价标准,每个美术老师对美术教育的认识也是不同的,因此,我在赏评这节课的时候,认为本节课也相应的存在一些遗憾,建议如下:

1、作为一门动手性极强的学科,美术课的示范教学是指学生理解制作方法,掌握技能的重要环节,示范教学贵在字,活而得法,往往事半功倍,老师在此环节上有些疏忽了。建议为节省时间,在制作纸袋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微视频,先播放一遍完整制作过程,讲清步骤,再把纸袋拆开合起,学生有了整体感知,接着再跟老师制作,这样就易于掌握。老师也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究:比如,可以把学生分组将教师准备好的一些教具进行拆装,在拆装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了解到手提袋的结构和制作方法,从而更好的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进行自主学习,把课堂教学空间更好留给学生。

2、应从美术的角度让学生理解手提袋的艺术价值。美术课中的手提袋设计,毕竟和劳动课中的手提袋的制作有所不同。在美术课中我们更强调它的艺术价值欣赏价值,要把它作为工艺美术中的一件艺术品来介绍给学生,让他们从中感受到设计者独特的设计思想,不同材质不同造型所代表的文化内涵,以及所具备的品牌效应等问题。

3、加强对作品的欣赏力度。手提袋作为一种生活中所熟悉的物体,可以随处可以。应该从不同的层面让学生欣赏不同的作品。可以是学生自己课前搜集到的;可以是教材中具有代表性的;可以是艺术价值更高的,设计更为完美的经典作品。从不同的层面进行欣赏,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品味,开拓思维,帮助他们设计出更好的作品。

4、胡老师在作品展示环节中只考虑到展示评价好的学生作品,而忽略了对较差的学生作品的点评。因为教师在评价环节中,对较差的学生作品的评价也能对学生做出很好的警示作用。

5、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长方形手提袋的制作方法,教师在课后总结时,除了环保教育,还可将下节课的内容设置为继续学习其他形状的手提袋,这样设计课堂的层次感就很强,学生学习知识形成了一种递进的形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总之,老师的这堂美术课,为我们如何上好手工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果,其中的很多教学环节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也给了我很多的启示与自我反省的机会,对我改善今后的教学将是一个很大的推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