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五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在修炼中成长
发布日期:2020年09月28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柯慧     来源:原创

在修炼中成长

——读《小学数学教师5项修炼》一书有感

在百度里输入“修炼”,有多种解释。我还是比较认同道家的所谓“修炼”,原指传统道家的修道、炼气、炼丹等活动,现指为实现某种理想信念或技术、技能目标而进行修养和锻炼的过程。作为一个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经历五种修炼:读懂孩子,理解数学,有效研究、追随智者,全面学习。细细读完全书,对这五种看家本领体悟更深。

首先,读懂孩子、理解数学是基础,是前提。

一个现代型的老师,要有一双慧眼,对教育信息要有一种高度的“嗅觉”,要能及时去捕捉改革的信息,时时去洞察孩子的变化,懂得如何去呵护孩子的自信,用不同的尺子去衡量孩子。能读懂孩子,研究孩子,这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也是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前提。

在“理解数学”方面,只有把握主要变化,才能深刻领悟数学新课标精神。数学不仅仅要有“生活味”;数学和技巧是两回事;数学教学要有长效眼光。建议我们从落实三维目标,借助阅读材料、捕捉“生成”资源、创新作业设计四个方面来拓宽内涵。

其次,要以研究者的视角来观照当下的课堂。

“教师即研究者”的积极倡导者藤豪斯谈到:“如果没有得到教师这一方面对研究成果的检验,那么就很难看到如何改进教学,或如何能满足课程规划。如果教学要得到巨大的改进,就必须形成一种可以使教师接受的,并有助于教学的研究传统。” 什么是研究?什么是小学数学老师应该做而且能做的研究?孔凡哲教授认为:我们要做‘顶天立地’的研究。于伟教授说:“深入地思考就是在做研究。对一个教育问题持续地跟踪就是在做研究”。以研究者的视角来观照当下的数学课堂,能让我们收获更多的职业幸福。

有人说,教学即人生,课堂即生活。每天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老师有许多直接的、感性的、肤浅的教育经验,如果不去思考,不去串联起来,那都是零碎的,没有光亮的,不能给人启发。反之,如果我们用心去记录,那就不仅可以自由的表述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与内心体验,还可以为日常的教学实践编织出丰富而深刻的人生意义,赋予自己存在的价值。

最后,成长路上要有合适的“旅伴”。

常常记得一句话:“我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和谁在一起。”教师作为一种专业,需要睿智、机智、理智、明智、大智、德智。在我看来,能结识一批好朋友,好的老师,真的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其实,所谓好的旅伴,应该是这样的:可以一起欣赏风景,也可以独自成为一道风景。她可以在前面领路,让你看到前行的目标;也可以陪伴你左右,耐心倾听你的想法和意见;甚至,她也可以走在你的身后,默默关注你,在你成功时给你鼓掌,在你心浮气躁时给你建议……我想真诚的朋友应该这样。

读完五项修炼,我猜想:所谓的“智者”,更多意义上,是指引领我们思考的人,是指导我们前行的人。这些智者,往往用他们鲜活的经验启迪我们,用他们创新的思想唤醒我们。他们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着自己的智慧。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书写自己的生命传奇,让生命诗意绽放。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