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我们科学组组装举行了横山桥中心小学第十二届校园科技节,在比赛中,我深切的感受到孩子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渴望,在纸飞机环节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奋力拼搏,努力飞翔。在吸管结构比赛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团结协作。在科学实验设计比赛中,我看到了学生的思维火花,看到了优秀的奚老师认真授课的态度,在同事、孩子身上,很多优点值得我们不断发现学习。
九月我们参加了常州市经开区中小学学生创新实验大赛,在比赛现场,看到了孩子们奇思妙想的创意,孩子在展示解说《养蚂蚁》时,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未来的小小科学家,实验设计的严谨、研究方向的新颖、表述语言的流畅度和淡定自若的态度都深深地打动了我,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可能,我们老师只需要做好引导,大胆放手,孩子们就可以自由的茁壮成长。在比赛现场,孩子们一遍遍的熟悉实验操作,力争把最好的状态呈现出来,孩子们对科学实验有天然的好奇心和浓烈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多创造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
再来谈谈课堂教学中的收获,五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第五节《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在讲到生物钟对人体的影响时,指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即便节假日,仍然要有规律的作息,很大一部分学生都讲到节假日会睡懒觉、不吃早饭、晚上熬夜玩耍等等,这时候我就向同学们展示人体生物钟的重要性,如果不吃早饭,很容易引发肠胃疾病,课堂上很多学生还是不以为然,坚持节假日早上要睡懒觉。这时我就询问:“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同学曾经患过肠胃疾病?”这时有两个学生举手,我就请他们起来讲一讲生病时的状态,就医后医生的诊断情况及建议,教室里一下子就安静下来了,大家都认真的听这两位同学描述,从他们的眼神里我看到他们的信服,已经对未来生活的打算。通过这件小事,我意识到:有时候教师的讲解说服力太微弱,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口传达专业人士的建议,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在后续的课堂中,我都采用这种方法,发现教学效果大大提升,教学相长正是如此。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不断转变教学策略,开发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兴趣,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