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课堂常规的建立”很是重要,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音乐课中有欣赏课、唱歌课等很多课型,那么首先要培养的就是课堂中学生专注聆听的习惯,要培养学生聆听时的专注意识,营造安静聆听的氛围,要告诉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不举手不讨论。当然了,在音乐课堂中听不只是听,还要思考,老师设计的每一次的聆听都要有目的,这想起了我曾看过的一句话:“仅仅感受音乐而不思索音乐会失去音乐的真髓,仅仅思索音乐而不感受音乐便丢掉了音乐的灵魂”。所以一般在学生聆听之前我都会给几个问题,比如速度、情绪等。
学会聆听也能一定程度上提升音乐听觉能力,学生的节奏感并不是通过读歌词就可以达到老师要求的,节奏练习的基础正是拍子的稳定性,也就是学生恒拍感的养成,可以再学生双手击出稳定的单位拍后,利用别的部位,比如跺脚、拍肩或两两合作的方式巩固恒拍的感觉。音乐听觉能力除了节奏节拍,还有音高感,可以通过让学生用手指画旋律线来体会音高的走向,是上行还是下行?有了节奏节拍和音高就形成了旋律,我会在每节课前让学生跟着钢琴演唱C大调的音阶,这样可以让学生逐步掌握音高的相对关系。在听完歌曲之后,应该让学生有效诵读歌词,一是能让低年级学生认识歌词的字,二是能让学生根据歌曲来掌握有难点的节奏。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的示范是极其重要的,同时还要注意高位置的诵读,可以微笑地读,所以我在二年级第一节课《两只小象》中,歌曲中出现了很多次“哟啰啰”,而这三个字的音高都是同一个,于是我让学生唱的时候要注意位置高一点,但反馈下来学生不太能听懂位置高的意思,所以我在二次备课的时候就把位置高改成了微笑着唱,这样学生更能理解,老师示范的时候效果也更明显。
现在才刚进入新学校一个月,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以后我还要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