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手歌》教学反思
《拍手歌》是一首传统歌谣,更是一首游戏儿歌。虽然篇幅较长,但内容简单、节奏明显,不仅念起来琅琅上口,而且还能边念、边唱、边拍手,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学生对这类型的课很感兴趣,但是识字教学又是枯燥的,如何让我们的识字课变得有趣?如何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如何让孩子们中由被动识字变为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呢?这是我在备课时反复思索的问题。因此,在教学开展时我结合部编版新教材图文结合的特点,充分利用了识字教学的两个“拐棍”——拼音和图画。
首先动物图片导入,先是看图片学习,借助图片的感染认识来帮助认识动物名称,实际上就是看图认字;然后去掉图片利用拼音认读动物名称,并请同学们指出特殊音节提醒注意;接着再次去掉拼音只剩下动物名称的词语,在熟悉的动物名称的带动下认识生字,也许会有学生忘哪个字的读音,但是马上可以根据词语去猜测出读音;紧接着就是去掉词语中的一个字只剩下本课要会认的生字,其实之前的几步都是在有帮助的情况下认字,有图片、有拼音、或者根据词去猜,而只剩下单独的字应该是达到最难的程度,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反复读达到识记的效果。通过学生们正确的读引出交流识字方法这一环节,把自己识字的方法说给大家听,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我重点讲解带“鸟”字旁和“鸟”有关系,并通过演示“隹”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明白带“隹”字也是和“鸟”有关系,而且“隹”字是一个偏旁,它在字典里的解释就是短尾巴的鸟。
第二次识字是告诉学生们,如果要把本课学好还要认识生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出示生字后让学生带拼音、去拼音竞赛认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高了,最后出示个别难字猜字谜小游戏巩固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