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读书笔记>>二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9月读书笔记
发布日期:2020年10月10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朱瑾     来源:原创

《给小学语文教师的101条新建议》读后感

——关注学生学情

一个漠视学生学情的老师,他的课堂要增效是很难想象的。

书中案例关注学情,从倾听开始

一位教师在教学《丑小鸭》一课时,一位女同学说:“课文中的人物‘他’写错了,因为是鸭子,应用动物它。”马上遭到了一些同学的反对,书上怎么会错呢?教师应当怎样用童心去倾听孩子们的争论并给予积极引导?这位老师说:“我觉得秀珍同学能大胆提出和课文不同的意见,很好。因为是鸭子应当用动物它,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大家说呢?”这时,认为书上不会错的同学马上找出了更多的理由:“因为这篇课文是童话故事,不是真的写鸭子。”“在这个故事里作者把鸭子是当人来写的,会说话,所以当然要用人物他啦。”于是,争论得到了一致认可,用人物“他”没有错,但认识不同的孩子也得到了教师源于认真倾听的呵护。争论的收获远远不限于取得了一个结论。

感想

走进新课程,我们的课堂教学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理念指导下的课程教材改革中,把我们试图带给学生的和学生体验到的一切都广义地视为课程。于是,学生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鲜活“学情”,便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今天,课堂教学的现场生成,要求教师必须机敏地去把握学生的学情,去灵活地组织教学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倾听就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唤起学生自主、积极地投入学习的重要条件,是课堂教学赖以健康推进的载体和动力,更是一种积累一种提升,一种尊重一种内涵,一种艺术一种智慧。朋友们,关注学情,让我们从倾听开始吧!关注“倾听”,强化“倾听”,探究“倾听”,相约“倾听”。那么,课堂倾听的特殊价值要求教师应当如何倾听呢? 
课堂倾听的根本目的是倾听生命和呼应生命,这里的生命并不是一个抽象概念,而应当具体为儿童的鲜活生命。教师要平等地接纳儿童,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尊重、理解儿童,宽容和善待儿童。以自己的未泯童心相待,方能达到心心相印、声息相通的境地。如果教师只是把儿童看成是全由“我”来主宰的不懂事的孩子,把他们置于自己的对立面,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的倾听。

教师的课堂倾听在新课程引导的新课堂里,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技巧,而是对教育使命的深层理解,对学生主体的尊重体贴,对教学学情的关注捕捉,对心灵之约的爱的呼唤!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