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体会-----华金芬
近期,学校邀请到了名师彭峰,为我们呈现了一堂精彩的示范课《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实实在在的课堂,让我对教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下面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彭老师的语言魅力
我想彭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魅力,开场时短短几分钟的交谈,让原本对他陌生的孩子们一下子改变了拘谨的态度,放松的笑了。彭老师说话幽默风趣,拉近了孩子和他的距离;彭老师态度亲切和蔼,会弯下腰来聆听孩子们说话;彭老师善于发现孩子们的优点,表扬的特别真诚,他对孩子们整齐的“老师您好”啧啧称赞,说要录下来带回去给他自己的学生学习;在配乐朗读环节,彭老师的示范,让我惊艳不已。
二、朗读指导非常细致
在彭老师的这节课中,朗读占据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彭老师对朗读的指导,细到极致。他抓住了一个“逗号”,通过对比朗读,点名试读等方式,感受停顿的重要性。此外,彭老师还告诉同学们,朗读要注意抓住关键提示信息,比如本课中:老屋已经一百多岁了,一个小小的声音,等等,这些都是朗读时语音语气的重要信息。在他的指导下,孩子们读的有模有样,非常投入。听到这里,我忍不住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对朗读的指导太过粗糙又不肯花时间。我想语感的重要性不用多说,而语感怎么来的,不就是朗读中得来的吗?今后我也得提升自己的朗读水平,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加强对孩子们的朗读训练,。
三、对教材的解读和把握
本课中,彭老师抓住主人公老屋和不同的小动物之间发生的故事给文章分层次,其次用同样的句式概括了每个部分的内容,条理清晰。我想,这节课的亮点以及重点,应该当属对这篇课文中旁批的处理。先让学生明白,旁批是什么?是猜测、预测。再根据读每个小故事,说说预测的根据是什么?得出结论,原来,预测可以根据生活经验,根据上下文,根据故事中的角色特点等等。教学到这里,教学目的已经基本达成,通过阅读旁批,了解旁批,让孩子们自己学会在阅读中写旁批。
本次听课让我受益匪浅,学到了如何指导朗读,抓住课堂重点,我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魅力,努力让自己的教学变得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