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教师随笔>>三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听彭峰老师《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有感
发布日期:2020年10月23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曹仁花     来源:原创

听彭峰老师《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有感

(曹仁花)

今天观摩了彭峰老师执教的《总也到不了的老屋》第一课时,说实话,彭老师的教学流程跟我的教学差不多,但他在细节上的处理却让我很有启发。本单元的课文学习重点是学习“预测”。彭老师带领学生回归语文课的本真,让孩子们学习“预测”、“猜想”。

帮了小猫之后,老屋又一次想倒下了。这次有没有倒呢?你又是根据线索来预测的?学生谈到了“题目、上下文的内容等”。这其实是对前面预测方法的一次回顾。在孩子们交流后彭老师总结:预测是阅读的一种方法,文章的题目、插图、文章内容里的一些线索都可以帮我们预测。最后,彭老师出示本单元的导语,让学生明白,本单元都要用预测的方法来读课文。如果一开始就告诉孩子们,今天我们要用“预测”的方法来学课文,让孩子们带着任务去学习会大大降低猜测的趣味性彭老师一直在无痕渗透,到课堂的最后才总结阅读方法,出现“预测”这一概念性的词语和句子。

我也有一点个人的浅薄看法。彭峰老师从旁批、插图、题目等方面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说一说为什么会产生这个疑问。然后,老师让孩子们一边读1-10段,一边思考:从哪些地方能看出老屋很老了?用横线画出来。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们学会运用“文字线索”进行猜想。从逻辑上来说,老师的这些活动都是要教给孩子们预测与猜想的方法,是挺好的设计。只是有些遗憾的是,彭峰老师把自己的标准答案都做在了希沃课件里,通过蒙层擦除的方式呈现出来。其实,今天我们使用的是触摸式互动电视,很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即时书写”,老师完全可以在课堂上把学生生成的关键词随时标注出来。这样一来,既体现了学生的生成,也减轻了老师做课件的负担。当然,如果更进一步想,是不是可以让学生们在划线的时候,就先在自己在书上做一些标注,如这些线索是从哪个角度来进行描述的。那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选择两三个做好标记的书本直接拍照,来进行比较分析,也会让学生很直观地自己学习表达、书写中所需要注意的事项

以生为本,关注课堂的生成点,启发学生一课一得,我还要努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