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青年教师,彭峰老师的教学设计一直是我们学习的对象,本学期,我们有幸在现场听到彭峰老师的课——《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彭老师在上课前花了很多时间和孩子互动,互相了解,使这些本来有些害羞的孩子很快便接受了这位“新老师”。课上,彭老师特别注重阅读,三年级的课文比较长,又没有拼音,和低年级有很大的区别,阅读起来也比较困难。彭老师注重课堂中的阅读练习,从注意标点的停顿开始,一句一句地教孩子,慢慢让孩子体会阅读的韵律美。通过图片和互动让孩子感受主人公的心理感受,并带着这种感受去读好课文片段,孩子们都受益匪浅。
课后,彭老师还给我们做了一场“为语文品质而教”的讲座。其中,他重点讲了“提升语文品质的实践”。所谓语文品质,就是指一篇语言作品(口头的、书面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质量高下,表达的真诚程度高低,读者意识清晰、准确的程度高低。作品是不是表达作者自己的话语,是否饱含表达作者真挚的情感、是否富含呈现了表达者与众不同的思想。并以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为例,讲解词句使用及谋篇布局的重要性。接下来,彭老师讲了语文核心任务,他认为,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感悟课文美好的语文品质,进而探究它生成的原有,从而使学生得到借鉴,提升自己的语文品质。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认识语文教学,也许有助于医治长期以来存在的语文教学泛语文化的顽症。并以《乌鸦喝水》为例,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没然后出示三张图片,让学生选出乌鸦碰到的是哪一个水壶,并说出理由,在这个过程中就已经让学生理解了整篇课文。
此次听课及讲座让我学到了很多,作为年轻老师,我们会继续努力,学习前辈的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