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阅读了《教师读书的30种体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朱颖飞老师的(新教师初入桃花源),她在书中写到:读书人是自由人。正如周国平所说‘我从这些伟大作品中感受到了人性的深度和广度,仿佛在我的心中建立了一个秘密花园。有了这个家园,当我面对僵化的环境和课程时,就能够保持一份内在的自由,也保持了一种免疫力’。你看,读书就在悄然之间为我们撑起了一座精神的大厦。可是现代社会大步迈入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浮躁之风日益盛行。如果一切的前行,眼里只有目的地,那中华上下五千年,前辈先贤苦心孤诣为所有读书人筑造的那一片自由花园,花香又飘去了何方?
读什么书呢?初出茅庐,带着书生意气的我,觉得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无用之书方为大书。读无用之书,大概更能成有用之人。
教音乐课没多久,我就发现,仅凭着一腔热情,风发不了几度春秋,也挥斥不了方遒。一年级的孩子灵动可爱,求知而好动,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缤纷的小世界。课堂上,稍有不慎,我就只能一个人唱着独角戏。
这几周,我主要教孩子们演唱我们的国歌和校歌,国歌教起来比较容易,因为小朋友之前都有学习过,所以一节课就搞定了。但是我们的校歌对于一年级小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小朋友认识字有限,所以教起来比较困难。只能逐字逐句的教,孩子们的接受能力也有限,一节课可以学习四句左右,已经是很不错的收获了。
作为新老师,我和朱老师有同样的困惑,一年级的课程怎样上才会有效果,孩子们怎样才有活力,这是未来我需要一直学习和努力研究的地方。我会多听听其他老师的课程,结合自己和孩子么么的实际情况,努力改进,提高课堂活动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