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期初的新教师培训中,培训老师指导我们要“手中有书”,这一点让我印象深刻。统编版的教材异常注重学生的“读书”,希望学生能“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既然学生都要做到多读书,老师就更不用说了,没有时间也要挤出时间来读书。老师都应该读什么书呢?
首先,老师要读专业理论类的书,掌握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以应对实践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在实践中再读这类书,也能帮助我们准确地明析当下。其次,老师要读学科理论类的书,就是与语文、文学相关的理论书籍和中文学科方面的理论书籍。最后,老师要读教学理论类的书籍,通过对名师名家教学案例和践的阅读,有助于我们快速成长。当下,最让我头疼的便是班主任工作,我不知道如何才能做好一名班主任,所以在十月份,我找来了《做一个老练的新班主任》这本书,想在书中寻找答案。
书中满满的都是干货,简直就是一本《班主任工作说明书》。在这里,几乎能看到班主任工作中所有令人头疼的事务:如何接新班,如何排座位、排值日,如何定班规,如何开展活动,如何家校沟通。。。我如饥似渴地阅读,恨不得能把大部分的内容都背下来,恨不得立刻就能在自己的班级管理中用上书中的方法。但我也知道,很多事情不能操之过急,很多方法的使用也要基于现实的情况,如果我不分青红皂白,一股脑地就把学到的方法照搬到自己的班级中,可能会起到相反的效果。这么看来,我要走的路还很长。
经过一个多月的工作,我也初步适应了老师的工作节奏,不再有当初那种手忙脚乱、一团乱麻的感觉,但依旧觉得事情太多太杂,让自己无法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到教学的设计和思考中去。一方面这是客观事实,老师的工作本来就很多,但从另一方面看,我的时间规划有不合理之处,做事情的效率也不高,导致大量的时间被浪费了。这时候,就要多读书,向前辈学习,优化自己做事的方法,在节省时间精力的同时,还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开卷有益,对老师来说,开卷更是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