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口诀是小学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也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设计递进关系的乘法口诀考核评价内容,有效实施考核评价,促进师生更扎实地推进表内乘法内容的教与学。
单一的背一背口诀的考核方式,不能全面检测表内乘法口诀教学是否达到课程标准的“熟练”要求及评价标准中的“应用”层次。依据课程标准、评价标准、教学建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顺背口诀”、“ 倒背口诀”、 “抽背口诀”、 “解释口诀、回忆口诀”、 “看乘积结果说口诀”这五个递进关系的评价内容,以促进学生熟练记忆表内乘法口诀、深刻理解口诀内涵、灵活应用口诀。
1. 顺背口诀。
要求在5分钟内按顺序背完表内乘法“小九九”表45句口诀。从“一一得一”到“九九八十一”,口诀表有着朗朗上口的节奏韵味。能熟练顺背口诀表,是对每一位孩子最基本的考核要求。
2. 倒背口诀。
要求在8分钟内从“九九八十一”到“一一得一”逆向背完表内乘法口诀表。顺背口诀时孩子不需要太多的同步思维参与,像幼儿念唐诗顺口溜一样有些自动化。从一些孩子会顺背口诀但还会算错题目的现象中,说明口诀还没真正记住。而倒背口诀需要更多的同步思维参与,需要思考相邻口诀间得数依次减少的规律,这对牢记巩固每一句口诀有很大帮助。
3. 抽背口诀。
要求能在7秒钟左右答出随机指定的一句口诀的结果。表内乘法口算需要用到的是某一指定口诀,如计算“8×4”时,我们需要马上忆起“四八三十二”这句口诀,而不应总是从“一八得八”开始依次逐句搜索口诀。通过抽背口诀这种形式的考核,检测孩子及时调取相应口诀,灵活应用口诀的水平。
4. 解释口诀,回忆口诀。
会用画图或举例说明解释指定的一句口诀所表示的实际意思;能用相关的口诀帮助回忆指定的口诀。孩子们经过顺背、倒背、抽背口诀等维度的考核进行督促学习,表面上似乎已能熟练记忆乘法口诀了,但在口算时还会出现“5+6=30”的负迁移干扰现象。对乘法的意义的了解、深刻理解每句口诀所表示的同数连加意义是熟练记忆口诀的基础。
在过关考核卷中可以设计这样的题目:“乘法口诀‘三九二十七’表示什么意思?你可以画图或举例表示。”这样能检测强化孩子对口诀来源的理解和记忆。
再如,检测能否用相关的口诀帮助回忆指定的口诀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题目: “小红忘了乘法口诀‘四七( )’了,请你帮帮她一起回忆,好吗?可以先想起哪句口诀(或其它方法)再通过怎样的推理思考,得出‘四七( )’的?”。孩子在学习上表现出的差异性,我们要以包容之心允许他们偶尔记错,重在对记错口诀的原因分析和反思,引导孩子怎样用相关的(特别是相邻的)口诀帮助回忆纠正指定的口诀,逐渐巩固口诀的记忆。
5. 看乘积结果说口诀。
比如,看到乘积结果“63”,能说出口诀“七九六十三”。这是对表内乘法口诀的深刻记忆和灵敏反应,能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思维习惯基础。苏教版数学教材的练习题中有安排看卡片“十五”对口诀“三五十五”的练习活动,说明教材编排的意图是鼓励孩子能在同伴交流互动中用看乘积结果说口诀的形式进行记背口诀的。在后续的学习中,像分解因数等内容,都需要这种逆向思考的习惯,这种习惯应该从低段抓起。但考虑学生能力层次因素,我们鼓励广大孩子用这种方式去记背口诀,但不宜统一要求,应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