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思维导图在教学的应用》有感
《阿西莫夫的故事》在很早的时候就有耳闻,曾经只当是一个笑话,听了笑笑就过去了,而今再次在《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一书中相遇,才真正去思考背后的哲学意义:要改变人们的思维,让人们培养创新思维,教育也需要革命,而思维导图就可以引导人们改变思维,为教育注入新鲜血液。
在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为学生提供了思考框架,其知识表征方式及过程对知识的表达与理解,与数学教学有共通之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巧妙而合理地运用思维导图,可以起到相当积极地效果。通过该书地阅读,不仅知道数学教学运用思维导图地意义,也让我知道,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不仅仅局限与复习课:
一.思维导图在数学预习中的应用
对于大多数学生理解的数学课前预习,就是浏览教材内容,对教材有点儿眼熟,显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同时,大脑处于快速思考的状态,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阅读,并且提炼关键词,把我阅读内容的要点,理顺自己的思路,使预习起到真正课前学习的作用。
二.思维导图在数学复习中的应用
课后复习是巩固知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我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环节,如何有效地复习,也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该书阅读,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
通过以上操作,学生将本章知识与已有知识进行联系,将新知识融入已有地知识体系中,形成知识网络,从而便于提取知识点。
三.思维导图在数学笔记中的应用
任教这几年,总会看到一部分学生上课勤于笔记,为此也花费大量时间,然而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机械记忆在数学学习中并不适用。阅读该书才知道传统地直线型笔记仅仅是对教师课堂内容地机械地不完全的复制,相互之间没有关联、没有重点,而且很多学生忙于记录,没有时间真正去思考,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改变学生是课堂主角的地位,久而久之养成了学生记忆知识而不是思考知识的习惯,形成了思维惰性。
思维导图做笔记,用简单的短语和单词记下重点,顺应大脑的思维方式把它们连接起来,在记的同时就加上了自己的创意,这样学生不仅能轻松跟上教师的节奏,充分地理解,而且解放的大脑还可以顺着教师的思路展开联想,快乐的学习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思维导图在合作学习中的应用
新课改积极倡导与组织实施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合作学习表面上热热闹闹,实质上糊里糊涂,不能取得实质进展的面貌。完成思维导图的过程,让每个成员依据自己的水平和能力,踏实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思维导图记录观点,有序讨论,能让每个成员看到别人的思维过程,能更好的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发展。
通过阅读该书,结合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思维导图将成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其自身难度较大,就需要学生能够经常练习,并养成一定习惯。除此之外,作为数学教师也应该随时观察学生的发展状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引入思维导图学习模式,帮助学生提高复习效率,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促进学生综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