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教师随笔>>六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巧用言语框架,打造高效课堂 ——听《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有感
发布日期:2020年10月27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李菁     来源:原创

巧用言语框架,打造高效课堂

——听《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有感

李菁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日常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因为害怕学生学习的“动态生成”超出预设,就把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轻易地掉了,课堂成了教师与少数优等生的对话台,然而,教学是否真正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却不放在心上,课堂成了教师展示自我的舞台。

如何让学生活动起来,不要当课堂的“看客”,参与到教学环节里来,是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花功夫的。列框架,搭支架,让课堂不要成为“问答式”的课堂。

彭峰老师这堂课上,正因为有了言语表达的凭借——言语框架,学生才能表达得如此精彩,利用“帮助安心”这样的句式,让学生简洁凝练地概括出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高效而精准老师通过这一教学支架的搭建,打通了文本与学生的通道,顺利地实现了教学目标,使学生的阅读力又一次得到了发展。这种有学习力的课堂土壤,改变了传统线性结构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理念,形成了探究式的学习模式,还给了学生完整的大版块的自主学习时间。而学生也带着真实的任务,行使了学习的主动权,从而充实、丰富了自身的知识。我想,一块有学习力的土壤,一定会培养出富有生机、活力的绿苗。

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经过一个反复“训练”的过程。因此,教师要设法让学生主动参与,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品尝到语文学习成功的快乐。“让学生大显身手”的课堂应该是让学生“动”起来的课堂,是在教师的预设、 引导下,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课堂。

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要做到“时隐时现,进退自如”。当“隐”而不“隐”是灌输,当“现”而不“现”是失职。高明的教师之所以高明,就是他们能做到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