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言语品质而教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在一些观摩课、竞赛课上我们看到,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变了。在课堂上,因为害怕学生学习的“动态生成”超出了教师的课堂预设,就把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轻易地跑掉了,课堂成了教师与少数优等生的对话台,不少教师关心的也只是教学任务能否完成、教学预案能否顺利执行,而对于学生是否“在场”,教学是否真正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却不放在心上,课堂成了教师展示自我的舞台。
如何让学生活动起来,不要当课堂的“看客”,参与到教学环节里来,是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花功夫的。在彭校这堂课上,正因为有了言语表达的凭借——标点,学生才能表达得如此精彩。彭校通过指导学生关注小小的标点,读懂断句停顿,使学生感悟到人物的内心世界。“等等,老屋”与“等等老屋”,这种区别句子重复朗读,深层感受,打通了文本与学生的通道,顺利地实现了教学目标,使学生的阅读力又一次得到了发展。另外,话语中的提示语也成了彭校紧抓阅读的关键点,“小小的”,学生的声音不能高,“老屋,一百多岁了”,要读出老屋的年纪,说话比较慢,苍老,低沉……一次次地朗读,一次次地感悟,学生才能准确地抓住人物的内心。
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要做到“时隐时现,进退自如”。当“ 隐”而不“ 隐”是灌输,当“现”而不“ 现” 是失职。高明的教师之所以高明,就是他们能做到孔子所说的“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愿我们都能成为这样高明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