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工作 快乐生活
——读《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有感
做班主任六年了,我总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辛勤地劳作、付出。一直坚信付出就会有收获,但经过阅读梅洪建老师的书,让我愿意静下心来思考我的教育工作,让我明白了教育不能一味地低头拉车,还应该抬头看天,不然,站在错误的位置,越努力目标会越远。梅老师的《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这本书给我启发很多:
第一、我们在学生成长的路上,并不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一个人性格形成、习惯、品行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在3岁左右,所以我们不能规范孩子的成长,不能给孩子方向,因为我们给的方向不一定是科学的,应该给孩子的是土壤,然后给与孩子动力,一种流淌在孩子身上的精神力。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生,才是我们教育的目标。这应该从两点出发,一是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包括向上、平和。二是优秀的思维品质,即遇到问题,懂得思考、会思考。一个积极向上的孩子,能够用淡定、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人,一个具有高水平思维能力,加上具有积极心态的人,这个孩子的成长一定充满动力,一定可以创造出美好的未来。用教育的现在,指向孩子成长的未来,教育或许本该如此。
第二、用一种好的习惯去代替一种坏的习惯。书上说,教育也有一种手段叫迂回,问题出现了要尽量避免直接扑向问题,而要找到一个边缘的存在,通过这个边缘的存在来激活学生,因为任何一个学生的内心里都有一个向上的欲望,而发现边缘存在的办法是让这个孩子先动起来。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就是他们没事做,无事可做,所以他们就会想方设法的出问题,给班主任找麻烦。作为班主任要充分相信学生,如果说学生刚入学时把他们看成幼儿园的孩子,那么现在的他们就得被看成大人了。所有的事情,班主任不必亲力亲为,相信学生的能力,大胆的放手让他们去干,相信他们一定不会让班主任老师失望的,出现问题把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去解决,不但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也增加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以前的我总是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最后不但没有解决好问题,学生对我的依赖性更大了。有时候也想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每一件事情,但是对学生就是不放心,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累、忙。我们大包大揽,忘记了学生能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得多。书中告诉我们要让学生有事可做,而这事情应该是一种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