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属于我的读书体验
以前,读书是埋头教科书的无奈,是翻看几篇论文写一篇文章的焦虑,是躺在被窝里看小说的欣喜……毕业后,几经波折成了一名小学语文老师,一开始淹没在教育教学各种琐事的忙碌中,又累又迷茫,也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中发现了自己知识储备和文学素养的不足,更意识到了阅读之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一个个在专业成长上走得长远的名师又用亲身经历告诉我:摆脱教学琐碎,丰富精神世界,提升教学高度的唯一方法就是阅读。阅读,势在必行!
恰好,学校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开始了青年教师的读书计划。
一、专业书籍引领教学理念
2020年寒假,我读了吴忠豪先生编写的《小语教学专题——案例透析》。往常,这样的专业书籍常常看得我索然无味、昏昏欲睡,然而这本书读来只觉深入浅出、有理有据,其中大量的鲜活课例带我领略了教育大师精巧设计、放手实践、精到点评的风采,我一边阅读,一边记录,顿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从那小小的案例中,我才明白“语文教学要用课文教学生学语文”,才知道“丰富学生的语言经验是小学语文课最重要最基本的教学任务”,才发现“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才会领悟方法规律”……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更是初学语文的小学生迫切需要掌握和提高的一项能力。因此对儿童语文学习规律认识比较深刻的优秀语文教师都非常重视读写结合,在语文课上千方百计、想方设法结合课文设计口头、书面表达练习,增加表达实践机会,以弥补语文课程结构上读写失衡的不足,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然而许多像我这样的青年教师和普通教师,往往比较注重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一些语文知识的传授,经常激情澎湃地带领孩子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读出感情来。这样从头到尾细致地分析耗费了大量的时间,间或夹杂一些句式训练,却各自毫无关联,不明所以。这样的结果便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不到发展,还停留在口语表达的水平,甚至连一些简单的造句都不会,更别提写一段文从字顺的话了。虽然我执教的是低年段学生,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不高,然而“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如果不从小培养学生积累优秀的遣词造句,注意表达顺畅、尝试运用课文中的精彩语句等习惯,何来中高年级课堂上精妙绝伦的回答,何来习作上比比皆是的好词佳句呢?如此,“大量积累语言经验,注重读写结合”在整个小学阶段都非常重要,这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奠基工程,是“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的。
在我的身边,也不乏这样注重读写结合的优秀教师,比如我十分敬佩的朱晓红老师。她心思细腻、慧心巧思,常常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遣词造句,善于利用课文创设情境训练学生说话、写话,让学生有意识地运用课文中的精彩语句,更愿意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说话、写话,在实践中提升构词造句的能力。每天早晨,朱老师都会带领学生读一篇美文,感受作者的悠悠情思,体会文章的精致优美,学到兴处,仿照美文写一写,创作一篇属于自己的美文,那是她和孩子们最开心的事。经年累月,他们班的学生在课堂上出口成章,写话本上洋洋洒洒的文章堪比中高年级的作文都不足为奇了。心之所向,身之所往。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将课文当作一个例子,关注文章的表达方式、语言特点和其他语文知识及方法,引导学生多多进行语文的倾听、朗读、表达等实践,定能让孩子们勇敢自信、文从字顺地说中国话,写美文章!
二、“一线带班”助力一线教学
管建刚老师的《一线带班》是我们共读的第二本书籍——一本饱含锦囊妙计的“带班宝典”!这本书用最朴实的语言记录了他和学生的教育故事——平常的作业,背书,默写,复习,考试,家长……但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却有不平常的稳抓巧抓。我像一位新教师般倾听着,敬佩着,学习着。管老师总能在新问题出来的前或后,想到有效且有趣的解决策略,他总把学生的种种差错和问题,演变成一场踏踏实实的教育研究。他的一切的成功背后都是百分百的努力和付出。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抱怨明明自己该做的都做了,为什么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其实我们并没有将事情做到位,把问题解决掉,只仅仅停留在我做了而已。
从教以来,经常遇到家长对孩子的评价是“孩子很聪明的,就是粗心,不该错的都错了……”,也常常被问怎么纠正这样的坏毛病?那个时候,我总说一定要认真读题,弄明白题目的意思再下笔,这样才不会南辕北辙。做完题目后必须花时间检查,改正不必要的错误。听起来话是没错,但每次考试前甚至考试时三令五申地强调这些,却总有人置若罔闻,毫不在意。读了《一线带班》,管老师的办法真正令我豁然开朗,不由为其点个大大的赞!第一招,作业要验算。每项作业完成后都要验算,并在积分格下写“已验算”,每次单元测试卷每一题旁边都要写“已验算”。验算即是检查,在检查后郑重写下“已验算”,便是书面的承诺,学生不敢轻易写下,必定乖乖检查,妙哉!第二招,粗心导致的错误要惩戒。这其实是我们一线教师经常会用到的方法,但管老师不同的是惩戒“因不仔细审题导致的错误”,抄的也是题目。确实,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很多错误并不是不会,而是没有细致审题导致的错误,这些错误最可惜也最可恶。为自己的粗心付出代价才会吸取教训,改正粗心。把惩罚真正落实到根本的粗心源头上,一针见血,省时有效,妙哉!第三招,建立错题本。我在高中数学上用了这个方法,弄懂了错题,便解决了问题。复习时看错题,有针对性,省时省力又高效。但语文作业种类较多,每天作业量也不少,实行起来比较麻烦。管老师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每个星期整理一次错题,包括默写本,归类本,补充习题,练习纸,测试卷。用周末时间来做这项工作,既避免了每天记录的琐碎,又减轻了平时的作业压力,一举两得,妙哉!
期末复习的时候,见孩子们频繁出现审题不到位,答题不仔细,甚至漏题等粗心大意的现象,我便适时采用管老师的做题“验算法”,让孩子们每次做作业、默写、考试完成后都要记得检查,自己发现自己的错误,把粗心扼杀在摇篮里,那你的作业一定会是少有错误,更加完美的,你也一定会得到更好的成绩,变得越来越细心、优秀!孩子们都有一颗向上的心,纷纷从头到尾细致检查,郑重写下“已查”两个字。果然,验算的效果立竿见影,大家的错误明显少了,字也写得认真了不少。不愧是管大!读书,真好!
既然选择了教书育人,那便先要培育足够好的我们,富足自己的精神世界。阅读的路还很长,阅读才刚刚开始,惟愿继续前行,和孩子们在书香中流连、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