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培训的感想
蒋珍
今天班主任培训有幸聆听了王晓波老师的讲座,讲座的内容让我不由得产生共鸣。在听完讲座后还有一种余音绕梁的感觉,而且大脑中不断地浮现各种想法:
第一、对“班主任”的观点
犹记得新教师培训时,有一位老师的讲座上就分享过一句话:“当老师就要当班主任,没有做过班主任的老师是不完整的。”哪怕是金鱼系记忆的我虽不记得讲座老师的姓名但这句话却深刻地印在大脑中。
第二,“班主任”的经历
青春年少的我就因为这句话去主动申请做班主任,想从中体会到属于班主任老师的幸福感。然理想是丰满的,但现实是骨感的,幸福感有没有已不记得只记得每天的忙碌,忙碌,再忙碌。不但没有收获喜悦的果实,还差点蒙上恐惧的阴影。其实现在回头再想想第一次带的班集体,偶尔和徐雪琴老师聊聊当初的那帮小屁孩真的是很能干,很优秀的。只是当初一醒来可能想的就是鸡毛蒜皮的事情,已没有精力感受其它。
近期的我又有幸做了14届7班的班主任,当时是满脑空白满身惶恐,对于班主任工作真的不知该从何处下手。父亲的一句话:“做人,做事要讲良心”。而教师本来吃的就是一碗良心饭,所以我耐心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到问心无愧。每次和家长们联系时得到家长的认同自己觉得安心,但真心没有幸福的体会。直到今年九月9号收到的一份特殊的教师礼物——“一份感谢信”,信里的内容真情实意看地我满满的感动。看完信后一整颗心好似被蜜糖包裹住一样甜得酸胀酸胀的。原来我的工作家长们虽没有挂在嘴边但都看在眼里,放在心上的。这一张小小的纸给了我无限的力量。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班主任工作的幸福!
今年8月的我再次做了现四(8)班的班主任,满耳听到的满眼看到的都是让人抓狂的事情。烦躁、厌恶、焦虑等等不良的情绪都紧紧的包裹住我。领导的理解,朋友的安慰,家人的劝解让我有喘息的空间,但不良情绪还是像乌云一样一直跟随着我并没有真正的消散。直到九月收到来自上届学生家长的信,它就像穿透乌云的阳光让我有了拨开云雾见天日的感觉。我也终于想明白了:只要我真心对待孩子们,家长是会感受到的;只要我用心管理班级,家长是会体会到的;只要我全心的做好每一件事,家长是会体谅的……
第三、对“孩子”的观点
王校长的一段话是我非常认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不过,因为每种花的生长规律和成长方式不同,有的花会在春天绽放,而有的花要在夏天、秋天或冬天才开出绚丽的花朵。但谁能说,积蓄了三季日月精华而迟迟绽放冬天的花不美呢?花有自己的季节,人也有自己的时刻。”就如文字中的描述孩子是不同的花,你不知它的花期你无法预料他绽放的姿态,你唯有细心和耐心,多尝试,静等开花。大道至简,不忘初心,我愿做一个无名的园丁守护每一朵小花的绽放。哪怕小花不起眼,不美丽,不尊贵,我愿足矣……
第四、对“自己”的想法
王校长的讲座中说道:“很多时候我们的好心的建议但文字的缺乏往往将我们的善意变成了恶意。”这些在日常教学中也遇到过,你语言的不当阐述家长不但接收不到你的用心甚至会曲解你的想法。“共情力”是很重要但会说话可能会更重要吧,俗语说得好:一句话叫人笑,一句话也能让人跳。个人觉得这就是语言的魅力,也是我需要勤加“修炼”的地方,不希望每次都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