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教师随笔>>三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阳光小学十月教师随笔——龚梦婷
发布日期:2020年10月30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龚梦婷     来源:原创


活动心得

本周有幸聆听了溧阳市燕湖小学彭峰老师的语文示范课《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节课十分具有学习意义,对于正在语文教学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无疑也是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在这节示范课中,彭老师十分注重引导学生朗读。大部分老师都非常注重指导学生朗读,但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体会语句、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读。在课文教学的最开始,彭老师以配乐读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老屋的形象,进入情境。其后,在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中,彭老师抓住词句甚至标点例如将“等等,老屋!”与“等等老屋!”这两个句子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朗读中的停顿,细致程度可见一斑。如此细致的朗读指导,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探究了文本的语文品质,实实在在地体现了彭老师“为语文品质而教”的教学主张。

同时彭老师亲切的评价语言也十分值得我学习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到位,如运用“你们是我喜欢的三(3)班我的学生应该向你们学习、把这两个字去掉句子就更加通顺了、我要表扬这位同学、真厉害等来鼓励学生。这些朴实自然的语言,对我感触很深。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也试着让我的学生感受这些美丽的评价语言。

在听课活动后,我们又再次参加了彭老师题为《为语文品质而教——我的故事教学课例》的讲座,彭老师利用《秋天的怀念》等具体例子,向我们提出:语文品质是说写意图、读者(听众)意识和言语能力在具体语言作品中的综合性外化。他认为:语文学习的核心任务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感悟课文的语文品质,从而来提升自己的语文品质。彭老师以他的故事类文本教学为例:《乌鸦喝水》、《坐井观天》、《普罗米修斯》,指导我们如何发现、感悟课文的语文品质,如何围绕根据文本的语文品质一步步展开教学。

通过此次活动,我深刻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我们常说,教师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现在仅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教师要有不断流淌的源头活水,这源头活水来自哪里,这就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充电。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