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了“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后,每个月师傅必须要听徒弟上课。虽说我有幸成为了一名师傅,但我还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听课,与徒弟共成长。听了虞老师上的数学课,我的感受很深。虞老师的整体教学素养很不错,整节课的教学思路很清晰,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小组互助的学习中学习新知识。
在本课的教学中,虞老师能注重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实现了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的想法,注重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教师努力体现这一理念。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呈现了不同的思路:“看图”、“用分与合想”、“用加法算”、“用减法算”。在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去总结、提炼哪种方法最优化,而是鼓励学生:“你喜欢用哪种方法?”“你还可以怎样算?”,允许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探索不同的算法,相互交流、比较、创造新的算法,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虞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些游戏活动。复习导入中的分与合、加减法游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渗透了求未知数的有关知识,让学生以此为生长点,顺利地完成了知识的迁移。在采摘“智慧果”的教学时,通过直观图和老师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让学生得出“8+( )=10”中的括号里该填几。接着在学生积累了大量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脱离实物在括号里填数。这样设计,把直观感知和问题启发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主动构建知识,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种多样的,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而且还能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最后在巩固练习时,虞老师把练习题设计成活动形式来呈现,安排了学生喜欢的“花朵配叶子”、“信鸽送信”、“小兔拔萝卜”和“通过智慧桥”等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要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使他们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是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