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网站>>教师成长平台>>教师随笔>>六年级级部>>文章内容
深度学习策略指导
发布日期:2020年11月02日     点击次数:     录入者:虞亚萍     来源:原创

最近学习了郭元祥的《深度教学》,他指出深度教学不是指无限增加知识难度和知识量,不是对知识的表层学习和表演学习,不是对知识的简单占有和机械训练,而是基于知识的内在结构,通过对知识完整处理,引导学生从符号学习走向学科思想和意义系统的理解和掌握,是对知识的深度学习。深度教学强调为理解而教、为思想而教、为意义而教、为发展而教。深度教学切实体现教学的过程价值,丰富学生的课程履历和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其核心策略是过程策略。具体而言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理解性教学策略。理解是教学的根本基础,为理解而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知识作为学生学习和理解的基本内容,不能停留在对符号本身的占有和理解上,而应该通过具体知识的学习,理解具体知识所表征的特定事物和事务的本质及其规律、价值及其意义、思想及其方法、情感及其态度,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理解建立起学生与外部世界的内在关联性。

第二,问题导向教学策略。体验和探究是学生知识学习的必经过程,是学生学科能力发展的根本途径。以问题为导向, 引导学生体验和探究具体知识所隐含的思想与方法,以及问题解决的核心策略,是发展学生学科能力的基本要求,也是丰富学生学科经验和课程履历的根本要求。

第三,回应性教学策略。从对象化教学转向到自我感教学,从知识处理的结果与学生的现实状态建立起必然的联系,引起学生的反思、觉醒与感悟。回应的基本方式包括自然或社会背景的回应、学生生活经验的回应、文化精神与思想的回应。离开了回应的过程,任何方式的知识处理都是背离主体性教学原则的。“深度教学” 促进深度学习,其结果应聚焦知识结构的建立、可观察的表现性行为、学科经验的丰富、学科思想的建立,以及学科关键能力的形成

当然,在“深度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教学行为策略, 比如,增强课堂的画面感、丰富课堂的文化敏感性和文化包容性、单元整体教学、反思性学习、“日小结、周反思、月报告” 以及课堂教学质量的过程监测等策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横山桥镇吴家村2号    邮编:213119    电子邮箱:wjhsqxx@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01710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