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凡”魏书生:教育哪儿来这么多新鲜事》读后感
横山桥中心小学 赵菊华
今天认真拜读了学校推荐的美文:《“超凡”魏书生:教育哪儿来这么多新鲜事》,对其中的一句话感受颇深,这句话是“能不教就不教,能不管就不管”,这句话让我想到了叶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现在已经众口传诵,那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叶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我有个朦胧的想头。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是学生学习情绪的调动者,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是为学生的一生发展所服务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一辈子的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所以,教什么,怎么教都应该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教学过程的安排与教学环节的设置也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都应该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的前提下进行。教学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最重要的是要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强大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不断学习探究的精神,唤起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变“要我学,教我学”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我要学,我会学”。
教学就是老师的事情,这是传统的教学观念。现在的教学观告诉我们教学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研究什么样的“教”更有利于“为了不教”的实现,学生思考什么样的“学”才能使老师的教“为了不教”。